午后,小雨淅淅沥沥,时缓时急。虽然天气不是太好,大街上却人来车往,川流不息。车子七拐八拐,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地下停车场,从B1到B2,又是转来转去,足足二十分钟,才找到了一个空位置停了下来。
大同的美食,削面是其中之一。没想到的是,预约的一家面馆,前面竟有五十多位在等待。看着餐厅满满当当的就餐游客,看着外面打着雨伞排着长队还有陆陆续续赶来的人们,想起刚才偌大停车场却一“位”难求的情景,不禁有些感慨,如今的生活确实好了,旅游旺季不再非“五一”“十一”黄金假日莫属,只要有意愿,人们可以随时出发,去感受、去欣赏、尽享自然界的秀美风光和异域风情。
时间的自由,对美食的渴望,让人们慢下了脚步。或轻声细语交谈,或静静地刷着手机,脸上没有焦急,只有耐心地期待。终于,热气腾腾的削面端上桌来,劲道的面条搭配鲜香的汤汁,一口下去,暖意在心头散开。大家吃得酣畅淋漓,笑声、赞叹声不绝于耳。雨中,美食,不曾预料的等待,虽时间长了些,却也正是因为这浸满了人间烟火气息一个小时,成了踏足大同市第一道难忘的风景。
“兮曼”,一个有着诗意的名字,是我们此行下榻的酒店,市中心的平城区,东临御河,西依东小城,便利的交通,丰富的早餐,静谧的环境和亲切周到、热情友好的服务态度,尤其当我咨询后得知,大同著名的旅游景点——古城景区就在附近,步行十多分钟即可到达,我体会到了孩子们的用心,也明白了为什么这里成为很多出行者入住的选择。
斜阳隐在云中,天空飘着细雨,清风摇曳着路边的花草树木,不时飘来水珠浸润后醉人的晶莹和芳香。没有家乡的闷热难耐,怡人的清爽让走在街头的我们舒适愜意,心旷神怡。
一路西行,过御河路进入古城景区,在和阳门处拾级而上,七十五步台阶过后。我们站在了高高的城墙之上。四车道的宽阔,青灰色的条形砖,两边的垛墙,望楼,无无浸透着岁月的风烟。望着长长的围墙,驻足片刻的我提议租一辆协力车,不然步行需要时间太长了。
三三五五、成群结队的游人从身边走过,不时指指点点,交谈着什么,想必亦是初来此地观光旅游。一辆辆协力车来来往往,间或如我们一样走走停停,或䜣说,或沉思,在时光的穿越中,惊叹于这座源于秦汉时期二千三百多年前的宏大古城、历经岁月风烟侵袭而依旧散发着独特魅力。
“我来了“沉浸于古城厚重历史脉络中的我,被我家悠悠的一声欢呼所唤回。古灵精怪的小家伙犹如一位将军,指挥着我们的每一步行动。他不甘于副驾驶的从属,几次争取终于把方向盘握在了自己手中。这一下不得了,高声大嗓,兴奋异常,方向盘左抡抡,右转转,一声“上坡了,加油!”屁股就离开座椅了,小腿使足了力气。
“闪开,闪开,小心撞车!”眼见前方有车骑近,他又早早大喊了起来,离得很远呢,便拉下制动杆。嘴里不停,动作不断,只一会工夫,便大汗淋漓,小脸涨得通红。
本是清凉的天气,却因长时间骑行,身上有了汗渍,但大家争先恐后,抢着坐在那个可以用得上力气的座位上。平日里各自生活,并未觉得什么,同乘一辆车,同出一份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家人携手共进、团结一心的至纯情愫,是那么自然地显露无遗。
行至清远门已是日暮时分,古城墙上,我们只走了一半的距离,大家商定,留下的北半部路段,因其有花灯展示,第二天夜晚再来欣赏。
走下城墙,进得城内,街灯璀璨,霓虹闪烁,置身古城街巷,随人潮慢慢挪移,街边的小吃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烤得金黄的羊肉串滋滋作响,糖画师傅手中的糖稀如灵动的丝线,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图案。看两旁店铺林立,热闹非凡,听古寺飞檐翘角风铃声响,深远悠长,时光印记与现代繁华交织,古色古香里藏着岁月静好。
古老、现代、传统、时尚,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悠悠更是被这些新奇玩意吸引,眼睛亮晶晶的,拉着大人的手,吵着要尝尝这个、看看那个,一旦随了心愿,便喜形于色,开心不已。那份由心而生的满足,是宝贝的欢喜,更是我内心的希望!
不知不觉,长约四千米的古巷到了尽头,食欲旺盛的悠悠又觉饿了,也难怪,活泼好动的他一直在蹦蹦跳跳,午餐已过去六个小时,不觉得饿反倒怪了。随即叫了滴滴,分乘两辆,直奔凯歌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