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懋可(Mark Elvin)教授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The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 )是他长期研究和思考中国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历史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认真品读该书,加深了我对中国环境史的了解。
根据伊懋可的观点,所谓“环境史”是指“有文献证据的历史”。是人类及其技术、经济、社会、政治制度、观念、知识和表达方式,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岩石、矿物、土壤、水、植物、动物乃至微生物之间互利共生又竞争冲突的漫长历史故事。
该书名为《大象的退却》,但全书并非围绕大象展开,而是以大象作为四千年中国环境史的“引子”,通过“人进象退”的过程,为中国环境故事的时空发展提供了一条基本线索。该书大约纵贯4000年,以中国、日本和其他西方学者的研究为基础,涵盖了地理学、地方史、环境诗篇、反应自然的有关信仰体系、地方人口构成及水利制度等方面。
书的开头指出,“4000年前,大象出没于后来成为北京的地区,以及中国的其他大部分地区。今天,在人民共和国境内,野象仅存在于西南部与缅甸接壤的几个孤立的保护区。”
为什么大象会持续隐退?气候变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象难以适应,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因为在气候回暖、大象重返长江与淮河流域之时,大象的数量并没有回复到原来的水平。人象之间的长期战争才是主要原因,因为想在时空上的隐退几乎与汉人定居范围的扩大和农业生产集约化同步。人象大战有三种方式:第一是为了扩大农田面积而清理大象生存的森林环境;第二是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庄稼免招践踏而消灭大象;第三是为了获取象牙、象鼻,或者驯养用于战争、运输和各种仪式而猎捕大象。在这三种方式中,毁掉大象的生境是最致命的。导致森林乱砍滥伐和植被被清理的原因有三:一是农耕和定居范围不断扩大;二是取暖、煮饭和象冶炼这样的工业所需燃料持续增加;三是建筑、造船、修桥等所需木材持续增长。这三个原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此外,中国古典文化中存在某种文化上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即积极开发自然的文化往往会获得军事和政治上的竞争优势,从而超越不这样做的文化。
三千多年里,中国人清除森林和原始植被,将山坡变为梯田,把谷地隔成农田。他们修筑堤坝,令河流改道,让湖泊迁移。他们猎捕或驯化飞禽走兽,抑或为了经济发展而破坏其栖息地。到帝制晚期,经历了这番开发和改造后,可称之为“自然”的净土所剩无几。与此同时,作者也注意到了精英分子和文人中审美的和哲学式的对待自然的态度,即将自然视为宇宙造化之功的体现。
接下来作者探讨了帝制时期中国的水利事业,列举了三个“特例”即嘉兴、贵州、遵化。伊懋可认为嘉兴代表了前现代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即从一个生态资源富足的地区,变成了一个有着超集约化的园圃式农业与手工业的资源紧张的复合区;贵州展示了中国人的拓殖与扩张对汉族/非汉族的边疆环境的影响;遵化位于古老的东北部边境,代表了资源相对富足的不发达地区。第三部分是“观念”部分。探讨中国人如何理解评价他们所处的自然世界。包括自然的神秘宗教—风水、原始的科学观念、正统的道德观念等。
中国式一个拥有数千年不间断文字记录的文明古国,幅员辽阔,环境复杂,名族经济文化类型众多,人与自然交往的故事丰富繁杂,伊懋可教授以其专业的态度和高超的手法,勾勒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环境变迁的宏观态势,描绘了自然系统与人类系统(包括技术、整治、经济、文化等)交相作用的立体画面,探析了中国古代复杂的环境知识、观念、情感与信仰,是中国环境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诗词歌赋,作者庞大的知识体系和细腻的叙事方式令人敬佩。
我认为本书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第一,人口是中国环境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作者只是提到而没有单独拿出一章阐述;第二,文中阐述了很多文人的环境意识,但是对相关的农学知识涉略较少,农业知识和森林的砍伐以及土地的利用直接相关;第三,作者认为其文章在直接引用原始资料,尽量保持客观中立。但我认为,作者在潜意识中以西欧为参照背景,他认为中国的环境史就是一部“环境破坏史”,不够客观公允。瑕不掩瑜,该书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经典著作,推荐给每一个对环境史感兴趣的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