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中午跟室友去食堂吃饭时,室友不小心踩到碎玻璃扎破了脚,在医务室包扎结束之后,她在食堂里接到了母亲的电话,放下电话对着我说:诶,这个玻璃没把我扎哭,倒是我妈的一通电话把我打哭了。我默默看了她一眼,低头也泛起一阵心酸。因为有时候我也是这样。
总是在无助受挫的时候最想念父母,而只要一通电话知道通讯的另一端有人牵挂关心时倍感温暖,可是有没有想过当我们的父母老去孤单寂寞时,我们是否还像他们牵挂着我们一样陪伴在他们身边呢?
高中的时候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已经忘记了,大致内容说的是我们永远不可能回报给父母同等的爱,因为终有一天我们会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子女,而内心中的那份爱不自觉的更偏向了子女。我不认为爱可以被衡量和比较,但是却无法反驳这个观点。
而电影《喜丧》将这样的现实通过电影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中国有红白喜事,因此有一个词叫作:喜丧。
喜丧必须满足的条件:家族人丁兴旺(全福),亡者年满八九十岁(全寿)且自然老死(全终)。
这个故事便是从“喜丧”开始,围绕着鲁南张庄的一个名叫林郭氏的老人展开的。
原本一人独居的老人因为摔了一跤,儿女们聚集起来筹划着将老人送去敬老院,但是由于床位紧张而且老人自己也不情愿住进养老院,于是就提出先去几个儿女家借住几天,回来再说。
第一站去的是二儿子家,二儿子是位乡村教师,但生性软弱又有一个见钱眼开的媳妇,老人入住没几天孙女上门想让她父母帮忙照顾孩子,自己去城里打工补贴家用。
二媳妇故意扯开嗓门说女儿不懂事家里有老的怎么照顾小的,再说当年奶奶也没有帮忙照顾孙女。这话看似说给女儿听实则说给老人听的。这其实也是农村妇女的惯用伎俩,指桑骂槐字字诛心。
于是老人便来到三儿子家,三儿子住在城里与乡下不同,媳妇也是城里人嘴上不说行动上却看得出来她非常嫌弃老人。
老人坐的沙发用专门的毛巾垫着,吃饭有专门的碗筷,甚至用过的毛巾也只愿意用夹子夹取不愿用手拿。
三儿子的女儿向往外面的世界母亲却始终希望女儿就在身边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并责骂女儿自私。
女儿却反问到:自私?俺爸倒是不自私,扔下俺奶奶离开张庄山沟沟干嘛?俺奶奶也不自私,生了一大帮孩子到头来却被扔进养老院不管不问?
最后女儿还是选择离开小地方去大城市闯荡,三媳妇却跑来责备是受老人的怂恿。
老人第三站去的是三女儿家,三女儿家也十分困难,女婿守着小卖铺,家里还有孙媳和曾孙子,这时候又来了一个老人,虽说受到了女儿的悉心照顾,但一家人终究挨不过贫穷的现实。
老人突然中风得了笑病,面对高昂的医药费,三女儿在门口嘀咕到:等到我老了不能动了,我不上敬老院,我上吊喝药,我死,给咱们孩子省点钱。
都说福无双至而祸不单行,就在这时候三女儿的儿子出车祸死了,一家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老人也不愿再打扰下去了。
于是又回到自己家中,但这时候老人原来的家已经被二儿子讨去了,老人又得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由于老人得了笑病而被安置在牛棚中,一天夜里二儿子问老人:娘,你恨我不,老人笑到:净说憨话。于是拿出几双自己做好的新鞋垫让二儿子拿给她的几个孩子分了。
终于养老院腾出了新的床位,派人来接老人时,发现老人已经在牛棚中吃老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老人平生极爱热闹,于是几个孩子又计划着给老人办一次喜丧。
巧妙的是,在故事的结尾,儿媳妇也跟老人一样摔了一跤,这预示着新的一轮喜丧又开始了。
这部电影中的演员全部都是非专业的演员,导演用克制、沉默而缓慢的镜头将整个故事拍的极为内敛,画面的粗糙感让电影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纪录片,因此也就更加的真实。
电影中老人大多数情况都是一个人默默坐着,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希望菩萨保佑孩子们平平安安”,或许在老人看来其他的事情已经无能为力,对神明祈福是她能为孩子们做的唯一的事了。
而老人的笑病就像是神来之笔,外孙出车祸时全家都哭她却笑了,当女儿说到:“你说说你有儿有孙,没人来看你,你活着有什么意思”时她笑了,在二儿子家时她也笑了,但就是分不清她是真笑还是假笑了。
我认为这部电影宣扬的并不是母亲的伟大和儿女的自私。只要经历过生活的人一定也能明白子女们的苦衷,确实生活的压力并不是推卸责任的借口,但是或多或少能在几个子女身上看见很多人的影子,而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也是很多农村老人的想法,安土重迁的思想根深蒂固,他们不愿意客死在不熟悉的“他乡”,就像电影《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中的老马一样,宁愿活埋自己也不愿被火葬无法入土为安。
生活中的事与愿违让生活更加荒诞,或许电影中一模一样的故事不会重演,但是相似的故事也时常发生。
愿我们能永远像现在这样挂念着父母,待到宿命轮回到父母亲衰老之时,也能像现在他们陪伴在我们身边一样给予他们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