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根儿把这项“限时任务”给忘了。是刚才回头查找一篇在“简书”上的文章时,翻到了第十个波符的总结,才猛然想到“是不是错过了第十一个总结提交的时间?”赶紧调出来第十二个波符的任务一看,果然错过了!稍微反省一下,便可知这是由于从前几个波符起,就渐渐养成了依赖他人提醒的习惯,已经懒得自己一遍又一遍回头确认了。可见,惰性就像野草,只要放任,就会疯长,结果误事。
在第十一个“白风”波符中,我学会了“放过自己”,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在这个十三天里,连续几日我都于八点以后才起床,虽然还在“九点”的扣分节点之前,但我还是觉得这个起床时间对自己而言该被提醒注意,所以当最后总结波符得分的时候主动扣了四分,是给自己“警示”的作用。
说到“放过自己”是在于,如果以前出现了这种情况,定会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追忆、懊恼、自责、后悔,被这样的情绪俘虏将近一天,过去的时间追不回来,当下的分秒又在手中滑走,能量就被无声无息地吞噬了。现在的我不会再做如此的事情,若起晚了,或者虽然醒了但决定再睡,那就“Let it be”,当下就与自己妥协或和解。这里根本没有“原谅”与否,因为没有批判,又怎有“原谅”可言?注意,“无意识的顺从”和“有主见的选择”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被动的,它带来的结果可能是在睡醒后开始自责;后者是主动的,它导致的是睡醒后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该做的事赶紧做,而不是沉浸在对已经被睡过去的时间的追忆和长叹。因而,总结波符得分时,我做了“额外扣掉四分”的决定,作为一种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手段。如此一来,我的内心安好,也有一种“欠债要还”清算后的舒坦。
第二个方面,我不再力求“面面俱到”的完整感。
营长陆续推荐了几个“与自己对话”、“看见自己”的工具,如“自由书写”、“灵魂对话”、“曼陀罗”、“涂鸦”等,目的是多选一,挑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工具在面对自己时运用。虽然在实际行动上我并没有每项都做,也明白它们的用途相近、不需要面面俱到,但是心里总有牵挂,总是因为它们都出现在“任务清单”里而心有所系,总是有种“若全部完成了就完整了”的心理,被捆缚得很累。
从第十一个波符开始,我彻底放下了这种“完整感”,根据自己每天不同的状态选择适用于当下的工具进行梳理。完成了当日的觉察与剖析,功课也顺便完成了,心里也轻松了许多。
每个波符的任务和功课,是为了完成“蜕变”而服务的,如果本末倒置的话,那么恐怕终有一天会将其视为负担和压力,因为没有人会主动去做感到对自己没有意义的事情。当任务和功课的意义被忽视甚至被否定,那么说明是时候该重新界定和评估一下它们与“蜕变”之间的关系,多数情况下是自己的认知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