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长在西部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上学时班上也会有少数民族的同学,老师也会在新生报到的时候和班里的同学强调民族团结,要尊重各民族的习俗。我们那个小城市的东部是回族聚居的地区,现在那里的清真大寺还是主要的外看景点之一。自小对于回族印象,觉得他们做的小吃又干净又好吃。
《穆斯林的葬礼》写的是北京一家回族人的故事。小说的章节采用了过去和现在交错穿叉叙述的方式,从书里的目录上能清楚地看出故事发展的大致脉络,过去的故事围绕着玉发生,制玉人的命运起伏,现在的故事围绕着一个女孩的命运展开。
故事里最让我想不明白的人物是韩太太。韩太太年少时便能帮家里处理些生意上的事情,也替能替母亲管理家中的琐事,总觉得是一个明达事理的人。可她成年后的表现却与年少时反差极大,或者说整个家庭的悲剧都与她脱不了干系。韩太太出生在制玉手艺人家里。后来嫁给了父亲的徒弟韩子奇。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按说应该比一般的夫妻更能理解对方。韩子奇在"七七事变"之前,在英国朋友的帮助下,携带自己收藏和制作的精品玉器剪往英国避难,韩太太不愿行留在了北京。其后却因自家玉器店中丢失枚翠玉戒指而怀疑多年的店辅掌柜,而至仇家趁虚将老店占,为己有,算是断送了她师兄半生的经营。此为对夫。
对子,在儿子有了在同一工厂工作的女朋友后,表面热情的让儿子过年约来女朋友上家做客,又将儿子支去张家口买羊。儿子托母亲代他向工厂请假,韩太太却拖了两日,只等女朋友上门来探询。当她在门口见到儿子的女友,认定不是身己喜欢的,编出儿子有表妹的婚约将两人拆散。
小说中,作者着墨最多的口韩子奇的女儿——新月。书中在新月是不是应该上大学的章节就让人对她与韩太太的母女关系产生了怀疑。后来在小说后面得到答案。因为新月的生世,韩太太并没有多少亲近。后来新月因病休学,与老师的恋情渐渐明确,韩太太却不顾这份爱情对病人的病情的支柱,跳出来横加阻挠,以至家中老姑妈猝死,新月随后撒手。
小说中的韩太太是整个故事发展的操控者。其他人的命运者因她的小市民心机而起荡。合上书时,自己不禁在想,那个小时候就能明达事理的梁璧儿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一个人。如果她不是这样,丈夫儿子是不是能幸福一些,老姑妈和新月的生命是不是能延续的久一些。
一个家庭的悲剧,韩太太是幕前幕后的推手。
——————
后来又想到的一些,
韩太太在整个书里的人物中,是一个严格尊守穆斯林教规的人。每天早至晚的五次礼拜无一落下。这一点又与其他人形成反差,是不是作者的特意反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