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从来如此,便对吗?
半个世纪前鲁迅先生这句质问,石破天惊,听的人头皮发麻浑身颤栗。而如今风雨春秋五十载,这句话已经被很多人有意或无意的遗忘了。
在座的各位身为中国人,应该都知道我们中国人的人际交往讲究一个和气,什么是和气?见面笑呵呵,言谈和谐是和气吗?是,人和才能有和气,可要是人不和,还要和气吗?
答案是要的,因为和气上还有一个词叫面子。
说几个大家都耳熟的话儿:大过年的,来都来了,都不容易,和气生财,给个面子,还是孩子,别一般见识,人都死了,多大点事儿,习惯就好,别太计较,他性子直你多担待,都是亲戚........
这些词的内核就是中国人始终在墨守成规的那个面子,用一个流行点的词叫丧气,年纪轻轻就丧气缠身,跟快进棺材的老头一样。我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年轻人,这样的年轻人让我感觉你们比我还要苍老,还要暮气沉沉。
过年的时候,有不知礼的亲戚趾高气昂的教训你,你拳头紧握,想要出言反驳,这个时候你母亲拉着你的手,劝你,都是亲戚,他性子就这样,你多忍耐。为了和气你多忍耐,为了面子你多忍耐。有个女同学长得漂亮,家里来客人了,客人是个不要脸的,喝醉了拍你的屁股,调戏你,你本想一个大耳光扇醒他,却被人拉住,他喝醉了,你别跟他一般见识。有个男同学,攒了一个学期的零花钱给自己买了个乐高,组了半个月,没日没夜的才弄好,家里来个小孩,抓起来往地上一摔,碎了一地,你想发脾气教训小孩,家里长辈劝你,不就是个玩具么,他还是个孩子,他懂什么,你这么大了,你跟他计较什么。一个面包车心急,慢踩刹车,把前面的宝马给撞了,下车支支吾吾的就不说赔钱的事儿,有那好事儿的出来说一句:都不容易,这事儿就这么算了吧.........
诸如此类的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大家是不是都习以为常了?
如果是的话,我感到很难过,我们国家这一代的年轻人,已经被习惯套进去了,没有自己思考这件事的因果逻辑,没有自己去想去做,这件事对不对?如果不对我要怎么做?而不是被人一句一句的丧气话劝的圆滑软弱,没有半点意气。年轻人没了意气,就不叫年轻人了。
破四旧破的该是什么?破的就是这个打着和气面子的名号来满足一己私心或一种偏见的旧俗,凭什么要给你面子?凭什么我要忍让?凭什么?就凭从来如此吗?
从来如此?就对吗?
不对,从来如此往往错的一塌糊涂。任何时候任何形式思想都有其生命力,长时间维持原状只说明了一件事,哪件事?能够满足人的惰性。
这件事可以很轻松的用无底线的忍让,成全面子,来解决很多繁琐的过程,所以为了偷懒为了省事儿,就有人劝你要忍,要让。可是事情发生在这些让你要忍要让的人身上以后,他们又面红耳赤的争吵不休了,所以你看,所有的道理所有的话,从那张劝你的嘴里说出来,怎么说,都是向着他们自己的。他会告诉你杀人犯法,自己杀了人却说生活所迫无可奈何。他会告诉你凡事多忍让,自己却为了鸡毛蒜皮和人争吵。他告诉你为人要大度,自己却经常斤斤计较。
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我希望今天听我讲这些话的你们,能够好好想一想,不要被别人的话,约定成俗的习惯性思维束缚住你们的思考,思想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鸟,而不是一日三餐屈居篱下的家禽。很多人都是缺乏共情能力和同理心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替你去感受你的感受。你不去捍卫自己的权利,没有人会帮你捍卫你自己的权利,如果有,他一定是想从你身上获得利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语中的。
我很希望你们以后可以变得年轻充满朝气,不失锐意,不舍进取。再有人说那些丧气的话,你就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这样:
还是孩子----你不是大人吗?
都是亲戚------不亲戚也罢
习惯就好-------习惯不了
他性子直-------我不担待
这孩子从小被惯坏了--------我不是他爸妈
都不容易--------你来替他出?
给个面子---------不给
大过年的--------就你添堵
我这还不是为你好---------求求你别对我好
别太计较--------我心眼小
吃亏是福--------那是傻子
我希望你们以后可以这样畅快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打破陈俗旧规,勇敢的捍卫自己的权利。
我很失望,我讲了这么久,我的学生没有人站出来质疑我的话,你们还是坐在这里好似震惊的思考。我说的一定对吗?你们为什么不提出质疑?我又不是圣人,我说的话当然有可能是错的。
我也很开心,我讲了这么久,发现你们一直在跟着我的话思考。能够用心思考是一件好事。
种子已经种下了,能不能开花结果,我嘴上说着不在意,尽人事而已。其实心底里还是希望能有那么一两个开花结果的。如果有,我会很欣慰。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