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和产品讨论功能开发进度的时候,就某个需求的开发优先级有了争议。公司历来在排需求优先级的时候,遵循的是2个指标:
1、对产品核心指标的贡献
2、开发难度
这里我们看到需求2虽然对产品核心指标贡献大,但是预计开发时间较长;而需求1虽然对产品核心指标贡献相比需求2要略小,但开发时间短。支持先开发需求1的同事认为需求1能很快做出来,成为产品亮点;支持先发开需求2的同事认为需求2的需求度更高,值得花时间去做,一旦推出对拉新和留存都会有显著影响。
所以,在这个开发周期里,是先做需求1还是需求2呢?
我们决定基于卡诺模型做一次调研。
卡诺模型(Kano Model)是由日本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Kano Noriaki)博士提出,揭示了需求与用户满意度的关系。卡诺模型将需求分为:
必备属性:这是产品的基本功能,如果不满足该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但是无论必备属性如何提升,满意度都会在一定范围内。
期望属性:如果提供该功能,客户满意度提高,如果不提供该功能,客户满意度会随之下降。
魅力属性:让用户感到惊喜的属性,如果不提供此属性,不会降低用户的满意度,一旦提供魅力属性,用户满意度会大幅提升。
无差异属性:无论提供或不提供此功能,用户满意度不会改变,用户根本不在意有没有这个功能。
反向属性:用户没有此需求,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会下降。
我们通过调研在功能具备或不具备的情况下用户的满意度,以此了解用户对功能的需求程度。
卡诺模型问卷示例:https://www.wenjuan.com/s/NrQz6r/
调研对象:用户群里随机调研200人
调研时间:1天
在用问卷网制作问卷、发布问卷、收集到答卷数据后,我将答卷时长过短,答案矛盾的(即具备或不具备功能时都填喜欢或不喜欢)答卷删除,统计数量如下:
套用卡诺模型的模板
最后得到2个需求的属性
根据数据,我们认为需求1是锦上添花的功能,接近一半用户会因为这个功能提升使用体验。而需求2里有三分之一的用户非常需要它,是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说对三分之一用户来说,需求2是Must-have 的功能。
其实到这里,大家基本都认同应该先开发需求2 。
用Better-Worse系数直观地来看一看结果
Better-Worse系数表示某功能可以增加满意或者消除很不喜欢的影响程度。根据Better-worse系数,优先满足系数绝对分值较高的功能或需求。
Better系数=(期望+魅力)/(必备+期望+魅力+无差异)
Worse系数= -(必备+期望)/(必备+期望+魅力+无差异)
增加需求1后的满意系数Better=46
消除需求1后的满意系数Worse=0
增加需求2后的满意系数Better=36
消除需求2后的满意系数Worse=-41
这两个需求都落在了无差异属性范围里,但需求2更靠近必备属性,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先开发需求2。
经验总结:
1、卡诺模型可以用来验证我们对用户需求的预判,这种思考方式能指导我们做需求管理。
2、卡诺模型能给出直观的数据结果,方便为论点提供数据支撑。尤其在和领导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中很有用。
3、卡诺模型对差别不大的需求的优先级的评估作用有限,还得综合重要程度、产品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总的来说,卡诺模型是需求管理中非常有用的一个工具,但这次在优先级较为相近的需求中使用卡诺模型的尝试并不能算很成功,最终决策还是因为我们更重视必备属性而决定开发需求2,相信可能有其他产品会在特定阶段更重视魅力属性而选择开发需求1 。
另外,表扬一下问卷网,用来做调研太方便啦,还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