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长的香樟古道,你说是你最初遇见我的地方,很静,很美。静的是这这条古道,美的是中间的人儿。
而如今,古道还在,香樟还在,路边的石凳虽绿了一层青苔,但也还在。而唯独,你不在了。
“这大概是我最后一次来这里了,最后一次!”沐子仰着天空大喊。
她知道,就算再大声,也不会有人听到。这里已经很少有人光顾了。从她那次来时起,就已经这样了。是啊,有趣的人都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都走在热闹的广场上,再不济的也是有防护的公园,谁会有闲情逸致来光顾这废弃多年的古道呢。
只有自己,喜欢这里的安静,特别是这浓浓的香樟的味道,因为,她打小就记得这味道,那是她故里的味道。
2
她记得,她的故里就是这么个地方,充满着浓浓的香樟味儿。
一条细水长流的小溪,流向不知尽头的西边。溪水常年不断的哗哗的流着,清澈,甘甜。供养着整个村子的人,饮水,淘米,洗衣都依赖着它。
村子的中游,有座古桥,听老前辈说已然有两百多年历史了,桥是不规则的大石块堆彻而成,虽然简陋,但却牢固的很,经历了多少大水的冲刷也依然不倒,就是有了些许流水冲刷的皱痕,附着着许多苔藓。
溪的两边,不可思议的立着两排高大的香樟,这是大江大河才有的气派。听老人说,那是先人所种,说是香樟有具有灵性的,所以种在了赖以生存的小溪旁边。其中,还有两颗有着爱情故事的连理枝,为乡邻所赞颂。那也是她小时候最喜欢呆的地方。但是后来,家庭的变故,让她被迫离开了那里,离开了那里的小桥流水,还有人家……
故事说的很长,是同他说的,就坐在那石凳上说的,还是个很温暖的下午。
他也和她说了很长的故事,他说他的家乡没有有灵性的香樟,但是也有小桥、流水和人家,他一直都住在那儿,因为那是他的家,那儿有山,很美,每年他都要爬上一回。他说终有一天他要带着爱的人一起去爬,然后一起到山顶,到庙里,坐在庙前看夕阳,对了,那庙是公认的姻缘庙,许过愿的恋人一辈子都不会分开……
他叫林城,等故事讲完,他才告诉她。
3
然而这都已经不重要了,人若离去,何苦还惦记着他的名字,可就算名字忘记了,这有关于这个名字的一切又哪是那么容易忘却的呢。
止步石凳前,眼前映着他们一起坐在石凳上青涩的一幕,林城说她是有故事的人,而他就偏偏和故事有缘,所以他们就此互相认识了。
临走前,林城羞涩地对她说“以后,我用我的故事交换你的故事可好”
“嗯嗯,好的啊”而沐子欣然答到。
她记得那时感觉自己的心扑通扑通的跳着,但那五个字绝对没有暴露出去。她多么希望有个能陪她说话的人,故事就更好了。
后来,他们挥手道别,首次相识,彼此都足够的羞涩。至于怎么攀谈上的,谁都忘了。但没关系,有故事听,谁不乐意呢。
一个故事的交换,他们成了朋友。
第二个故事的交换开始,他们成了知己。
到了第三个,第四个开始,故事就不再是交换,而是互相的倾诉。
时间呐,总是流走的那么快,从指尖溜走,从稀疏的树影间溜走,从他们的故事里流走。
到了后来,交换故事的人开始成了演绎故事的人。
那是他们相识的第二年
沐子的故事里有说她想回到故乡,再看一眼那故里的连理枝。
于是,林城趁着暑假的便利,陪了她一整个暑假,连理枝成了他俩说不完的情话。
林城的故事里有说他想陪着他爱的人在家乡后山的庙前看夕阳,于是,沐子借着想去爬山的借口,陪他看了一场别样的夕阳。
沐子的故事里有说她想有个人陪她一起完成画完一本城市画册,城市就是她所在读大学的城市,当然他们在同一座城市。
于是,跟绘画毫不沾边的林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学会了基本的绘画,然后和她一同完成了厚厚的画册,里头有学校,街道,建筑,公园,景区,那些都是他们一起去过的地方,而封面就是那条无人问津的香樟小道,当然里面还有一对青涩的少年,男孩是她画的,女孩是他画的。
林城的故事里有说他的家乡从来没有雪,他希望可以到西安看场初雪。
于是那年西安的初雪,就多了一对看雪的人儿,他们彼此觉得对方就是自己终生常伴的那个人。
数不清的故事,或大或小,他们互相诉说着,然后又有无数的故事,他们开始成为里头的男女主角,开始深情地演绎着。
就像美好的事物一样,幸福的人儿也总是让人羡慕。他们的故事开始在他的校园和她的校园里流传开来。他们,成了众人恋爱中的热议话题。慢慢的,校园里的人儿都想着把自己的故事和别人交换,可谁的人生又是能够羡慕的来的呢。
4
许多的故事,串起来就成了小说,成了电视剧。而小说和电视剧,无论剧情怎样,到最后总是有结局的,或喜或悲,全凭导演。讲故事的是人,演绎故事主角的也是人,那么,终结故事的也必定是人。
在他们毕业后的第二年,沐子走上了艺术的道路,经常天南地北来回奔跑,虽然艰辛,但是沐子觉得很惬意,这是她想要的生活。
她有一种习惯,每路过一个城市,都会绘制一张独特的画,然后寄到林城所在的工作地,画里有的,还是学校,街道,建筑,公园,景区等等的那些城市元素,只是,还多了些陌生的脸庞,因为后来的她喜欢上了肖像画,所以常常用心地去捕捉每一张有趣的脸。当然,她也会把这些也寄给林城,她以为他会喜欢。
林城去了繁华的大上海,在繁华的沿海城市工作的他,渐渐对那些绘画失去了耐心,尤其是看着那一张张陌生的脸,他觉得有种太过强烈的陌生感和忧虑感。
对这些陌生,但是他却对沿海繁华的街道,灯红酒绿的生活丝毫不陌生,他甚至开始觉得自己的家乡太没落,穷乡僻壤,没有生机。对以前向往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的自己感到极其憎恨。
油然而生这种感觉,曾一度让他迷茫,但后来逐渐的习惯了。他只知道,在这个金钱主导的社会,他要开始好好挣钱,在工作的城市买房安居,把父母也接来,安稳地度过以后的生活。
很快,沐子的艺术生涯逐渐起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在很多城市办了专属于自己的艺术展,吸引了无数艺术者和慕名而来的商家。
艺术者追捧她,说她的绘画实在太棒,尤其是人物画像,惟妙惟肖。而商家,则希望她放弃天南地北的奔波,稳定下来给自己的公司做创意设计,但不是人物画像,他们看中的是她创作的创意天赋和绘画水准。
但是她毅然回绝了,她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以一种自由的方式进行创作,其中就包括行走。她喜欢走在路上,然后在路上创作,她说这才能拓宽了视野,才有所创意,作品才能真切。
林城也在职业上平步青云,事业蒸蒸日上,从最初不起眼的普通职员,成为了独挡一派的部门经理。这都多亏了上级同事刘诗的提拔和指点。至于买房买车的事儿,怕是就在眼前了。
职业上的起步,让沐子和林城相信了生活,相信了他们以后的未来。他们各自他方,却仍然互相鼓舞着彼此。日子平常的过,但希望闪着光。
直到有一天,沐子等到了一条突发的短信,才发现这一切都已经变了。那天,是平安夜。
“沐儿,生日快乐,祝福你。还有,我想了很久,我们分手吧,我觉得我们不合适,希望你能够理解”
短信的一端,是双手捧着已然黑屏的手机的林城,熟悉的铃声告诉他,短信早就发送成功,但是他似乎还有些放不下,忧郁的拉着脸,对着面前仅有的几个酒瓶发着呆。
而另一端,是收到短信的沐子。手机离开双手,啪的摔在了桌上,唯有泪眼相伴。眼泪流过她略显苍白的脸颊,滴落在了桌上的画上,画中的人儿渐渐晕染开了,没有了人的模样,只剩一团混乱。
那晚,林城一夜未眠,辗转反侧。醉酒的他,夜里没人照料,呕泄物脏了床套,脏了地板,甚至脏了自己穿着的衣物。
那晚,沐子也一夜未眠,以泪洗面。她不曾告诉任何人,因为不管怎样都无济于事。她不明白,也不甘心,之前明明还是好好的。但事实就摆在眼前,她不能不接受。
原本那晚,沐子一如往常的精心打扮了自己,用自己最美的一面安静的等待着他的到来。不需要任何的通知,只需默默地等着就好。
和往常不同,这次桌上摆着她花了一下午精心创作的绘画,画的是第一个平安夜他们在一起时的情愫。她想今夜就把它送给他。
他说过,每年的平安夜他都会在她身边,无论她在哪儿。
过去的五年,他都做到了,而且每次都那么的准时,从不错过热闹的街头。
他带她看遍了所有夜景,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繁华闹市,满城烟火,很是惬意,带她吃遍了所有的大街小巷,街边烧烤,重庆火锅,只要她喜欢的,他都陪她吃一遭,很是“兴胃”。
可是那晚,她却再也没能等来他,有的只是那条伤透人心,极度绝望的短信。
第二天,他们通了电话,她说她还爱着他,不想离开他。他却说他早已不喜欢这样的爱着,他想有稳定的生活。或者说,你很好,但他可能已经爱上了别人。
这一次,一端是坚决果断,而一端却仍是断肠般的苦楚,她再一次以泪洗面,沧桑了自己。
5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谁也抓不住缘分的尾巴。
他们没有见面,没有仪式,有的只是一条短信,就让他们从此形同陌路。
沐子深知这段感情已经散了,再也回不去了。可自己还是那么的在乎,往日的容颜现在已尽显沧桑,往日的落笔生花,可现在连画笔都不想碰触。她的生活,开始一团糟,毫无头绪。
夜夜失眠,开始成了她的常态,她思量这究竟是自己做错什么了,会让他不顾这么多年的感情而同自己分手,也常常从梦中哭醒,重新唤起那一幕幕地美好回忆,那一个个只有她和他知道的故事,那一段段一起走过的旅程。
每每泪湿了枕头,她也无从顾及,蓬头垢面的早已没了青春少女的模样。
她避开一切交际,甚至他的父母,她也假装无事的去应付。她唯一做的就是就是不断的忧伤和抑郁。
她不想看到任何有关于他的东西,但似乎这一切的一切都和他有关。在她最绝望的时候也只能拿那些画来发泄。尽管如此,那也无济于事。
直到有一天,林城要结果的消息传到她的耳中,她才猛地坚强起来,分手的是彼此,为什么只有自己如此悲痛,这不公平。
她开始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好好吃早餐,尽管一开始是那么的牵强,但后来,觉着自己挺像那么个正常人。
脱离了最痛的时候,满满的走向正常,生活归于平静。
6
缘深缘浅,那都该有它的宿命,既然都选择了坚决分手,那又何必再去苦苦挽回和追念,只是缘分到了尽头。
从那时起,沐子清晰的的认识到了自己,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在眼前,只要肯坚持迈出一步,生活就会善待她的一切。
于是,她为自己策划了一场独自的旅行——西藏之行,放空和自我认知。
旅行之中,除了感受大西北广阔的情怀以外,还顺便贴近了牧民生活,牛、羊、马、骆驼成了她画笔下的常客,但最多的,还是和蔼的藏民。
旅行结束后,她依然选择了这座城市,承载着这么多年记忆的城市。这里有她大半的青春,尽管很多都和那个名字有关,但她现在已经淡然下来了,对于过往的一切,她只把它当成存在,或者是绘画的感性素材。
她开始了新的艺术生涯,用自己多年下来的积蓄,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商业艺术馆,算是经营自己的事业。但是这家艺术馆总是朋友在打理点滴,而她自己仍不停地走在这座城市,只为了用她手中的画笔,塑造城市形象,这是她现在的工作。
7
如今,沐子站立在这香樟古道上,方才喊过的话似乎还荡漾在这林中,但却不再青涩。她是来向以前告别吗,不是的。她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完成对这条古道的最后一笔。
落笔后,已是夕阳西下,透过茂密的香樟,给画添加了自然地光晕效果,很美,但那只是暂时的。小心翼翼地收起画,整理了道具。然后再转身环顾了四周,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古道。
当一件东西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请客气的送走它,不要挽留,因为那只会徒增悲伤。她回到住处,整理出了之前的那本画册,原本是打算一直留在身边,她和他的身边。但到了现在,大概没有留在身边的意义了吧。那就毫不留情的送走罢了。
她将它命名为《沐之城》,用刚画的那画替换了封面的原画,大体和原来一样,只是画中的人儿,由原来的羞涩相对变成了背影相离,她觉得更加的妙了。然后将它送给了学校的图书馆,做为欣赏的图册,学校自然也很乐意接受。
与画册一起捐送的还有一本厚厚的故事集,叫《你还是你,而我成了流浪的烟火》,都在学校被学弟学妹争相借阅。
书中最后的一个故事,是一场一个人的烟火盛宴,最明亮的是那生日的烛光,今年,她26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