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悼念一位敬重的紫砂艺人——丁善民老师
丁老师一生浸润在传统文化的大海,向来鄙棄自我包装与炒作。
从未轻言创新突破,但在烧成,泥料等环节确有超越古人之处。
当身边人都在囤房炒作大发其财时,您却在囤集紫砂原矿潜心钻研不同泥料配伍及不同烧成温度紫砂的表现力。
当他人用模具壶,半手工快速致富时,您却坚持全手工高温烧成(高温烧成难度大,废品多,用商品泥料者均不愿尝试,但成品泡茶养壶效果极好)。
当他人的店铺地处要道,富贵堂皇,紫砂琳琅满目时,而您的工作室却在旮旯的仓库里,原矿,泥料,窑炉,试验室还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自己的紫砂作品几无现货,来自国内以至港台的资深玩家的订单却排到了明年后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其它的同龄人早已功成名就,华屋锦衣遍交权贵,您仍身居陋室,潜心紫砂艺术,您不擅言辞,但遇三几知音论及紫砂却神采奕奕珠玑连篇,每每谈及紫砂之乱像,您虽有愤愤,但又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紫砂间”的心襟与专注。
随着茶文化的泛滥,紫砂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艺人们的大多精力都放在了炒作上,形势使然,毕竟国人久贫乍富,艺术本身的魅力终不及一句“我这把壶出自某某大师之手。请得价多少多少万”来得直接,往往极唬得住人,而您的作品在二十年的台湾就被拍到了十余万,而您却羞于讲述,(因为是应客户要求仿古人之作)
您不擅应酬,粗茶淡饭即为最爱,每至丁山,必去您家,必吃您家的家常便饭,必畅谈紫砂艺术与传统文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厚道,朴拙,低奢,越用越好用,越用越喜欢,壶如其人,这是海内外壶友对您的共识。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丁善民兄,龙山坊主人,一路走好,宜兴虽少了一个工匠,天堂却多了一位大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