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6月24日,在东莞打工17年的农民工吴桂春要和东莞图书馆告别。在退读者证时,他在留言表上写下一段话:“我来东莞17年,其中在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民工。”
这封131字的告别信被发在网上,吴桂春一下子就成了“网红”。但突然的走红却并没有让他迷失自我:“我变成网红,就像是把一身黄袍给农民穿,穿了两天,黄袍一脱,还是农民。如果我把心放在黄袍上,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就完了。无论如何,我始终还是一个农民,我能平静地接受这个事实。
看完这个报道,我突然想到最近几年在社会中盛传的、同样在高中生中流行的“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等等,以至于我的学生经常问我“老师,你一个月多少工资啊?”、“啊?还没有打工赚的多啊”、“老师,你毕业后怎么会选择回这个小县城当老师啊?”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让我惊讶于出自不再单纯的高中生之口的同时,也无比悲哀地感叹到文化的衰退、人心的浮躁。金钱固然重要,但是明智才是伴你一生的宝贵财富: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吴桂春能在突如其来的网红袭击中清楚地明白“一切都是浮云,网红终将离我而去”,这是何等地睿智,而这样淡泊名利,遇事不惊的心态是更是常年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
而故事的最后,本来受疫情影响,无处打工、准备收拾行囊回家种田的吴桂春被东莞市人社部门找到并提出要帮他找工作,希望他留在东莞,留在图书馆。
原来读书真的有用,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