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清明节的清晨,天空透着浅浅的灰,比起往常,我们抬头看天的次数明显更多,对比天气预报,雨点落地的时间仍然在推迟,只是天空营造的气氛,像在沉闷中压迫大地,让人哪也不敢去。本就心情不快的我,又增加了一些烦躁。
下午,我睡了一觉,儿子进来卧室,说太阳出来了,阳台还有风好舒服,他想和妹妹出去玩去野餐。我看看手机说不可能吧,天气预报说有雨。儿子要眼见为实,夺过手机盯着天气预报,”19:00有雨,没那么快啊。"我拗不过他,约了他大姨一起出去。
本以为这个时候,公园里不会有太多行人,待我们抵达,发现如往常一样,人声鼎沸热闹依然。乒乓球区,滑板区,林荫小道里的人群络绎不绝,也许是几缕阳光突然而至,让大家都想趁机从家里出动,不轻易放过亲近大自然的点滴时光。
我们选择了一片平坦翠绿的草地,铺好四四方方的垫子,摆好各色零食,几个孩子迅速开动起来。大人则抬头看着天,只有顶空有一层薄薄的亮光渗出,天边已经聚集了乌压压的一团,正在层层向中间漂浮靠拢,深色调越来越重,似乎在展示天然的威慑力,警告地上随处溜达的我们不可多留。我看周围的人群却都很执意,留在原地在将娱乐继续,难得有个小假期,还是得好好放松自己。微风徐徐拂面,阵阵凉气轻抚毛孔,感觉很舒畅,不到最后一刻,大家还是不舍得离开。
我们还是会担心暴雨瞬间降落,只好和孩子们说半小时就吃完,回家去。孩子们拆开零食包装袋,嘎啦嘎啦吃着薯片,一阵阵爽脆的响动踊跃着,螺蛳粉、面包、果汁纷纷与舌尖相融,升腾出许多快乐因子,与感官神经相互碰撞,我们争取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尽情享受味蕾的美妙。其实身体很容易满足,不到半刻钟,肚子感觉很够了,一滴小小的雨点飘到我的脸上。
无论如何现在该回去了,我们赶忙收拾起来,只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已经制造了满满一袋的垃圾,丢进附近的垃圾箱,竟然立即满箱。
我提着小袋子往停车场走去,发现旁道依然有行人,他们悠闲地走向公园里头,草地上还有人支着自带的木椅半坐半躺着,乒乓球台那边仍有许多刚才见到的身影。看来,大家真的爱玩,不浪费一丁点儿空隙。
回到家里,已经将近六点钟,外头却还只是黑压压的,并没有雨水迹象。俩孩子站在阳台上往外探了探,说怎么回事,没下雨呀,感叹不该早回家。我也纳闷,难道又跟前几天一样,天气预报不准,雨水还是下不来?
孩子也无所谓了,读过一会儿书,要求开电视看,家里顿时是卡通片的声响。
七点过后,天已完全黑下来,有几声闷闷的雷动开始翻滚,蓄力许久的力量,终于要在此时爆发。家里突然射进了一道闪光,一声雷响乍响于耳,像山石迸裂一般,又像尖锐作响的号角,发出严肃的指令,风和雨随势而至,驰疾涌进阳台,水声哗哗作响。我赶紧把门关住一半,留出进风的一道缝,好让家里通通气。透过玻璃门向外俯视,空中的骤雨漫天歪斜,电光紧凑闪现,雷鸣不断咆哮,似乎为了打破堆积已久的云层,每一声都竭尽全力,开辟一道又一道天口。
电视机已经关闭,孩子也把目光投向阳台外,雨水倾盆洒落,瞬间淹没了下面长长的街道,水流聚集扎堆,猛烈拥挤在下水道口,难以顺序流走。面前的一闪一鸣本是吓人的,俩孩子却围在我身边嘻嘻笑着,不时伸出小手触碰雨水,我看着他们玩耍,几天的不快慢慢消散。
只是当天深夜,雷鸣剧烈,我从睡梦中被惊醒过来,心还在砰砰抖动。不禁感叹,这次的雷电声势太大,模糊中,记不起上次同样的阵势是在何时。
第二天一早,雷声停了下来,雨势依然浩浩荡荡。好似上天看不得地下沉积的污污垢垢,已经攒够大量水流,瓢泼扫洗人间的角角落落,无论那里多隐蔽,只要有肮脏污杂,它就会痛痛快快地,去冲刷一番。
三天过去,倾盆雨势仍然占主力,不尽地落地、流淌,直直下着,没有真正停过。天空没有过其他颜色,只是灰蒙蒙的,大地也没有其他容貌,只是湿漉漉的。
看天气预报,这场清明大雨会持续五天,对于春天,时间倒是不长不短,但阵势却是不同凡响。很奇怪,记忆中的清明必然有雨,我琢磨着为何会如此准时?
翻开历代诗人对清明时节的吟咏,意旨往往是为了祭祖,为了踏青。我却觉得,此时的磅礴雨水,是大自然不顾一切打破空中的沉重,豪情澎湃地,赠予人间的一份厚礼,指引人们恰此节气,给身心来一次庄重的洗涤,洗去日常的烦杂,洗净心间的尘土,在漫漫雨声中,静静梳理头脑中的思绪。待阳光再现,我们可以褪去浑浊,重现心底的清新与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