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是我们释梦小组讨论的日子,我们可以回顾上周的释梦,可以说说自己一周的觉察,可以聊聊梦到联想和触动。
我自己对上周做释梦师,有80%的满意度,跟随者梦者,同时保持一份好奇。在陪伴梦者的过程中,内心很稳,很沉静,可以安然的守在那里,紧贴着梦者的感受,与梦者同在。
这种陪伴对方的体验,也可以用在生活中,内心的稳定的跟随对方,让对方有足够的安全感来探索梦境,探索自己的感受。
在讨论的时候,我们三人,都静静的捕捉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我大概的重新回顾了上周的释梦过程。有的是我自己的感受和好奇,反馈给梦者。
一条螺旋式的路,就像曼陀罗,螺旋到中心,有个老人守在瓜棚前,胳膊握在胸前,在闭目冥想,他好像不想被别人打扰,这位智慧老人在修行中,在自己的世界里傲游,在他的世界又发生了什么?
旁边的五个小板凳又是谁做的,梦者说到也许是老人的弟子相聚在这样吧,那又是什么情景?在这个瓜棚,梦者也充满了好奇。但也许触动了梦者的心灵深处,在这里待不了多久,虽然好奇,但怕打扰到老人,就离开了。留下了遗憾和心中的好奇。
M是上次释梦的观察员,她分享到,也许梦者无法面对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她继续分享到,最近所处的境况,明明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却无法靠近,碰到了一个内心圈子,就痛的无法忍受,于是就在外围绕圈子。
听她这样说到,我头脑里出现一个意像,就是千万精子奔向卵子,但是只是在外围游动,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契机,一个勇敢无畏的精子钻了进去,于是一个新生命就诞生了。但这个过程是艰难的。
每个人的成长不都是这样的吗?都是蜕变,有面对死亡,有新的诞生,有凤凰涅槃,有破茧成蝶,这里都包含着痛苦,死亡与重生。
当我谈到成长卡点的时候,有一刻我们都默默无语,在视频中,在相隔千里遥远之外,我们又近在迟尺,远在天涯,就这样默默的相互陪着,不必多言,静静的待着。
什么都不用说,什么都不用做,在静静的与时间和岁月在一起,没有匆忙,没有赶路,就无为的静默。
过了一会,我们都觉得蛮舒服的,走不动,就停停,无声的互相陪伴也是一种滋养。
荣格释梦就是这么有魔力,什么都不做,竟然也能体会到无为而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