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青春期亲子关系

“妈妈,你知道你的生日还有多少天吗?”9月27日这天,丫头神神秘秘地问我。作为一名中年老母亲,是真不想记得自己生日这回事的,更何况天蝎的生日,还早着呢!

但是,暖心的丫头早在八月就开始给我准备礼物了,包括去烘焙店买食用色素(大概是做蛋糕)、跟好朋友一起逛小区商场购买各种手工制作材料等等。她指着一个白色的大鞋盒冲我眨眨眼说:“这里面是你的礼物,你不要打开来看哦!”(你们说,好奇妈咪要不要忍到11月才看?)

丫头喜欢做手工,这些年她零零碎碎地送了很多亲手制作的礼物给我,有的是生日礼物,有的是即兴制作,她还时不常给我写纸条传情达意,今年母亲节用手工缝制了一本我俩的回忆书。最特别的一个礼物,是她自己设计的纸筒便利盒,厕纸筒改造包装,里面可以放一支笔、一块橡皮,还有几颗回形针,方面我路上使用。于是,常有人羡慕地说:“你们的母女关系真好!”

(小情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日信)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日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母亲节手制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想了想这个问题,在小玥六岁之前,我的确是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那时的博客、微博、朋友圈大概99%都是育儿的内容,现在回想起来,魔怔的妈妈应该也挺讨人嫌的,哈哈。我写过一篇博客“阶段性母女关系—在磕绊争吵中相亲相爱”,其实哪有百分百和谐的亲子关系,这世上既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更没有完美的妈妈。不过,透过赌气、犟嘴、违抗的表象,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相亲相爱的柔软内核,我们还得相信,没有天生不爱父母的孩子。

昨天,玥的小学组织五年级家长召开了一次升中准备的晚间家长会,家长会上请来了驻校社工给大家讲“4G子女培育法”,社工姑娘给大家分享了他们最近请五年级学生做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作为青春期前期孩子的家长,不妨听听孩子们的心声。我随手摘录了几项,欢迎大家对号入座。

1.      我每天与家人沟通(谈心事、亲子活动)的时间:

a. 少于15分钟(41%)           

b. 15-30分钟(30%)         

c. 30-45分钟(12%)

d. 45-60分钟(5%)         

e. 60分钟以上(12%)

2.      我希望每天能与家人沟通的时间:

a. 15分钟(29%)

b. 30分钟(37%)         

c. 1小时(18%)

d. 1小时以上(13%) 

e. 不希望与家人沟通(3%)

以上可见,绝大部分家庭的亲子时间低于15分钟,没有达到最多孩子的期望值(30分钟)。不过像我一样的职场妈妈也不要因亲子时间少而自责,换句话说,别把自己想得太重要,前青春期的孩子大部分也就是每天需要你半小时而已(小玥选的也是30分钟)。时间太长大概也会“相看两厌”吧。但是(敲黑板),30分钟的陪伴不是刷着手机陪在她身边而已哦!高质量陪伴,是需要身心投入的。

更有意思的是,还有3%的五年级同学不想跟家人沟通。是什么原因呢?他们写道:(家长)每次都会骂我;不想(就是不想);他们经常用他们的思想来强加到我的思想里(很有思想的孩子)。有没有人看到这里会冒冷汗?

3.      与家人谈心事时,我希望可以倾谈以下话题(最多可选五项):

排名前五的依次是:学校发生的事、生活趣事、我的开心事、我的兴趣和卡通、电视剧。

而排名比较低的选项是(由低到高):家务事、时事新闻、朋友近况、父母的工作/困难。

他们最有兴趣的话题前几项其实是重叠的,说来说去,孩子们都是喜欢说身边事,开心事,爽事,他们才不会把自己的困难放在首要分享的内容呢,看来家长们还要多费心去主动观察、了解了。

4.      我喜欢与家人一起(最多可以选五项):

排名前五的依次是:看电视、旅行、逛街、吃饭、家庭式游戏

而不太受欢迎的包括(由低到高):阅读、远足/行山、温习/做功课、谈心事

看来香港小朋友的阅读兴趣实在有点匮乏,但是这也是因为家长自己不爱阅读的原因吧?我一看到排名第一的答案,立马猜想小玥肯定也选了这项,毕竟我们刚刚才一起煲完《延禧攻略》,结果并没有。看来小孩的心思还真难猜。

最后一项是跟升中学心态有关的:

5.      你同意以下说法吗?

a. 付出越多,将来的生活选择越多 (64%同意,29%中立,7%不同意)

b. 如有机会,我有信心到外国读书、工作和生活(28%同意,47%中立,25%不同意)

c. 如有机会,我想尝试就读北区以外的中学(38%同意,41%中立,21%不同意)

d. 我不希望家人事事为我做决定(37%同意,44%中立,19%不同意)

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还是有勇气或者愿意尝试突破自己的,他们也大多认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人生原则,孺子可教!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又应该从这份学生问卷里得到什么启发呢?

社工姑娘的4G子女培育法概括起来就是Get in touch亲子关系、Game亲子沟通、Goal订立目标、Guts放手的勇气。行到文末,不如也甩一些“干货”,我跟小玥“相亲相爱”的秘诀有哪些呢?

Get in touch:有的家长说孩子才不愿意说学校的事,我一问“今天开心吗?”“还行”俩字就被打发了呀!网上搜一下其实有很多方法引导孩子讲述学校的事,我自己的经验是,作为家长,你必须真的认识、熟悉她的同学,引导的话术尽量具体,譬如:“你今天见到王XX了吗?”“你们班今天有人罚站吗?”“高XX今天又唱抖音的歌了吗?”

Game:我们会有一些亲昵的胡闹时间,我们称之为“腻歪”,实际上就是互相挠痒痒、小搏击,肢体接触也是增进感情的方法,并且还能锻炼彼此的反应力;一起看电视剧;旅游不必说了;吃饭的时候聊学校的事;打牌;玩自制飞行棋等等太多了。老师说,五年级的小朋友其实还很愿意玩幼稚的游戏,只要你愿意投入陪他们。

(交换意见的盒子,目前为止我收了两个意见)

图片发自简书App

社工说到家长不舍得/不敢放手的原因不外乎:怕孩子不懂得做决定、怕孩子遇到困难不懂求助、怕孩子贪图安逸不上进。他们哪懂得选什么兴趣班?他们被欺负了不吭声怎么办?他们玩手机停不下来怎么办?……全中吧?然而社工也说,当孩子平时就生活在一个懂礼节、知节制、常分享的家庭氛围中,那么他/她将来也会是这样的人。这个言传身教的道理我们都懂,那么面对青春期前期的孩子,你准备好放手了吗?

我远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我严厉(但也可以跟娃打成一团)、我啰嗦(但小玥说啰嗦也代表我耐心),我也挺专权。可是,我渐渐发现,孩子谅解的心其实远超成人,所以有什么理由不以更大的耐心好好陪他们走这一段青春的路呢。

(本文首发于2018.9.29少年文渊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13,131评论 2 14
  • 亲子日记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开始写亲子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儿贝贝阅读 12,370评论 2 22
  • 吴秀波说,他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从他这儿传下去的缺点。也许一般人会说,我要努力不让这些缺点在孩子身上重现。可是吴秀波却...
    卿莹阅读 1,092评论 0 0
  • 01 我特佩服这样一个姑娘,名为丹丹。 与她相识是在一个写作网站上,她留言说:“很多人都害怕孤独,但其实我觉得没什...
    肖先生肖军阅读 3,401评论 2 2
  • 正则 Regular Expression 注: PHP正则表达式中不支持下列 Perl 转义序列:\L, \l...
    Junting阅读 6,6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