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50年代起,互联网从建立到发展,经历了多次科技革命才形成如今庞大的数字体系。随着它的不断演化,科技带给人类生活的便利有目共睹,它在本质上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从客观角度来看,互联网的毒显然已经慢慢渗透进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
最近有什么好看的影片?上网搜一下!
今天又在网上吃了一个大瓜,娱乐圈的瓜可真多!
身体有点不舒服,上网找专家咨询咨询。
米国又开始找事儿了,成天为了利益鼓动别人打架。
······
以上这些便是现代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生活日常。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低头族”让我们不得不提醒自己,不要被互联网操控。就像刘天一在其著作《大玩家》中所说的那样,移动互联的风险,可以被拆解为一个控制与被控制的对立视角。
刘天一,师从LSE社会学主任,网路社会学创始人之一Don·Slater,2021年创立“星丛拾卷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旨在搭建一个学术文本分享、讨论、检索的内容平台。其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社会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德国古典哲学。
在书中,刘天一就现下互联网秩序以及符号驱动,以批判性的视角对其展开分析与讨论,直观且犀利的发问:当前大型互联网玩家是如何通过对于秩序和符号的操控,来获取移动互联时代最高权力的。而我们又该以何种角度来看待这种操控,并对其进行反思。
细想之下,不难发现现在的我们在互联网中所构建的认知体系,完全是那些所谓的大玩家在虚拟的世界里,利用各种吸引人的信息重塑着我们的认知。在这种被操控的认知下,我们开始拒绝思考,开始懒惰地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直到用我们小小的力量将那些大玩家捧成一个个大赢家。
作者旨在用一个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如今的互联网体系,用专业的理论重塑互联网的认知框架,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对互联网的操控行为、运行规则进行反思。互联网的存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是其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像作者说的那样,以一个动态的视角去寻找这些潜在的风险,正确理解符号的对抗性、相对性、实在性以及历史性,对其进行主观性的认知,而非被刻意操控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