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回来已经一个星期了, 再不赶紧记下这过往的一切,我担心记忆又会消逝。手机里看到自己当年的高考题目,我竟然一点印象、一点记忆都没有了。或者是因为当年学习实在不认真,随便就那么一考而过了;又或者是因为脑子里内存不够,于是就自动删除了很多旧记忆。究其实,关于高考啊、当年的学习生涯啊、真是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只能是后悔自己当年的年少轻狂,没有好好学习,于是乎浑浑噩噩的日子也就不会有痕迹了。
无锡的第一站,竟然是一个古镇,荡口古镇。午后的古镇,没有什么人,冷冷清清的。只有我们这一艘船,船夫摇着撸,在密布的河流里慢悠悠地荡着。绿绿的柔柔的河水、随处可见的古桥、枕河的民居、古老的大榕树、熟悉的河埠头,时光仿佛停滞了。我闭上眼睛,想在船里好好睡一觉,就让微风轻拂我的面,让船桨声带我回到梦中的故乡。梦中,我的家乡,也是那般的美丽、宁静和恬淡;梦中,我的童年还是那般的无忧、快乐和色彩斑斓。我在小镇的河边蹲着看伙伴游泳,我在小镇的巷子里穿梭跟着我的奶奶,我在小镇的小山上爬啊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们去看风景,看各种的风景,那些能牵动思绪的风景往往就在我们自己的心里。这样的江南,是养我的江南,尽管熟悉,可总是会在相遇的那一刹那让我心痛。多想住下来,多想生活下来,可是最想的不是过去的风景,而是已经过去的年华。所以,就算是让我们再住在如此这样的古镇,也已经回不去了,回不去了。想不到无锡,我印象中小小的城市,竟然以这样的一个古镇迎接我。反复翻看手机里的照片,小镇还有很多独特的一面,沿着河走,有华氏义庄、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王莘故居等。原来王莘就是《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熟悉的旋律在古朴的小屋中响起,真让人有流泪的感觉。义庄体现的孝义文化、吴文化,让小镇更增添了淳朴的魅力。沿街的商铺也好,民宿也好,小吃也好,纪念品也好,都成了小镇上可有可无的点缀了。我倒是希望,这里就像桃花源一样,还生活着那样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怡然自得,然后我们这些外来的人,走出以后,却是回来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路了。从此,就让他们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我们的寻找中。
无锡的第二站,竟然是工厂和农田。长久生活在城市里了,长久习惯了出去就是看水色风光,看城市美景了,再一次来到了工厂和农田,丫丫妈妈有点激动和感慨。小的时候,没有接触过农村,可是田地的气息还是能在郊区,在家门口呼吸到的。走出我家大大的院子门,往左出了小巷,就是宽宽的温瑞塘河,往右出了小巷,就是连绵的田地。那地里种着什么,我从来不知道,也没关心过,但是吃过晚饭,在田边逛逛,打打羽毛球;放学回家,在田埂上走走,摘摘小花,也觉得是小县城里难得的一块花园啦!现在,本来以为是看城市的,可是这个城市那么大,大得可以有农业有工业,实在是杭州人应该羡慕的。久违的工厂也勾起了丫妈久远的记忆。小的时候,老家的工厂也是很多的,国营企业是很牛的,集体企业也是红红火火的。跟着我的小阿姨,经常在她工厂里玩,那时候不知道那些机器是什么,就像一个个怪物一般,现在知道是铣床啊刨床啊,然后看着一个个成品堆在地上。跟着我的舅舅去工厂里玩,就看见锯子锯开了一段段木头,刨出的木片花我常常拿了当眼睛戴。后来,老家的民营企业也是很红火的,那些叱咤风云的企业家都是身边的叔叔阿姨。可是,现在的老家,回去后,已经看不到这么多的好企业了,小县城里已经没有当年的红火了。丫妈经常会想这个问题,一个城市,有农业、工业、服务业,不是很好嘛?为什么现在会没有了呢?就像现在生活的杭州,因为说没有地了,早就没有农村了,没有工厂了,整天说都市工业,电子商务,第三产业,可是这样的城市不是很单调吗?所以,丫丫妈妈很羡慕无锡,是一个居然还有农田、有大企业的城市。
无锡的第三站,竟然是古运河。看惯了杭州整洁漂亮的运河,看了苏州小资和野趣的运河,在华灯初上的晚上,我们来到了无锡的运河边。想不到,运河边有西式的洋楼、酒吧,层层叠叠,像山坡一样让我们在其间绕来绕去。落地的大玻璃窗,门口的小桌子,各种风格的食物,让你仿佛到了上海的新天地。可是,走几步,竟然是古式的历史街区。沿河是仿古的建筑,人在街区里走是看不到河的,热闹的街区没有苏州的恬静,熙熙攘攘的全是人。丫丫妈妈不喜欢。从小巷里拐出,就拐到了河边,离开了商区,可以看到两岸民房和彩灯夹杂下的运河,这才是吸引人的地方。河水不管街区不管游客,依旧在缓缓流淌。一个城市有了水,有了这样千百年来一直在的水,就有了根,有了历史,有了文化。从街区再往后绕,就是旧房子、斑驳的围墙、坑洼的路,昏黄的灯,其间有在门口吟唱的歌手,也有光着身子在门口喝茶乘凉的居民,这才是生活,是运河边的生活。它如果粉饰一新,就失去了原味;可原味是早上拎着马桶往运河里走,却又让我们唏嘘不已。这样的矛盾也是生活吧。说实话,为了运河来到了无锡,可是无锡的运河在夜晚给我的印象,竟然是希望它从此以后不要再发展了,因为她比不过杭州的大气,也不过苏州的委婉,就让这块土地从此停滞在那里就好,保留一点过去的痕迹。
无锡的第四站,竟然开始绕太湖走了。无锡是有点大的,我们绕着太湖走了好久,好像一直往山里走的感觉。一路非常漂亮,大片大片的草坪、绿地,漂亮的别墅,漂亮的厂房,漂亮的度假村。正在感叹的时候,一阵恶臭扑鼻而来,关上车窗也没办法,原来的蓝藻爆发了。丫妈有点失望,想象中太湖是养育人的湖,我想看到渔村、渔民,看到夕阳下撒网的人,看到湖边端着小脸盆卖小湖鲜的人。可是我看到的风景太湖,是可远观而不能近玩的太湖,看到的有臭味的太湖,看到的是湖边漂亮之至却没有人气,没有老人没有小孩没有狗狗撒欢的风景。在灵山脚下,拈花湾小镇,这个政府极力打造的小镇,同样的,因为不是节假日,没有什么人。人工造出的建筑,演艺人员装扮的禅师,千篇一律的商铺,所谓有水可看的民宿。我不喜欢。人们啊,总是把自己生活的原来的味道给无情地摧毁,然后再为自己创造一个梦想中的味道,却不知道,这是错的。太精致的房子和生活,太无暇的一切固然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却也是最脱离生活的。所以小镇上大片的格桑花也好,小桥流水也好,都没能真正吸引到我。
无锡的第五站,竟然是鸿山遗址。对于丫妈这样的历史地理盲,逛博物馆最大的收获还不如上百度仔细研究。因为解说员讲过的东西我已经全忘记了,只能现在查百度,但是毕竟看过了现场,回过头来看百度好像也是有点不同的,感受也是具体一些的。看到了玉飞凤,振翅欲飞的凤,雕琢工艺精良,与山水、市花共同构成了无锡城市徽标。看到了镇馆之宝,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形器,确实很震撼,为千年前的文明和文化。无锡也为此,成为吴越文化的展示窗口。我也因此,小小补了一节历史课。出了博物馆,边上又是一个湿地,比起人造的街区和小镇,我更喜欢湿地,虽然也已经是人工改造过的,但是毕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你来也好,不来也好,湿地的水、鸟、鱼,都悠然自得在生活着。我们只是一个偶然的过客而已。
因为,害怕失忆,所以,丫丫妈妈把去过的地方一个个罗列出来。这样,若干年后,万一哪一天,我还想去无锡,我就可以找到过去,过去的风景,过去的我,过去的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