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号(26)【写】顾志文:从生活情境出发教作文——学习武汉外国语学校陈颖婕老师的写作课《表达要得体》


7月5日上午,在长江边上,在江阴大气有格局的暑期青优班培训会的首场展示中,我有幸学习了武汉黄群芳团队成员武汉外国语学校陈颖婕老师上的一节八年级作文课《表达要得体》。这节课从现实生活的情境出发,根据真实的生活需要,引导学生修改“道歉信”和写作“劝说”这两个应用文体。老师的课上得真实、鲜活,学生学得明白,学理悟的也透彻。

一、创设任务情境进行驱动

作文课应该把写作的知识教学和对学生的指导渗透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活动应该是基于生活中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了教写作而学写作。

本节课的一大特色是教者创设了几个真实的任务情境,虚拟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以此为任务来激发和驱动学生写作的热情。

宝马公司不真诚的“道歉信”,是不得体语言的典型,是教者有意树立的一个“靶子”。宝马公司的“道歉”之所以引起那么多网友的“不放过”,并造成宝马公司市值蒸发几十个亿,有力证明不得体的语言的危害,得体地说话是多么的重要。

批驳宝马公司道歉信的问题所在,帮助宝马公司修改道歉信;淄博烧烤异常火热,请你为当地的旅游部门写封劝退信。这样的情境任务驱动,非常典型,且两个事例一反一正,两个任务一改一写,形式也多样,有“破”有“立”。在这个真实的情境实践中,孩子们悟出了什么样的语言是不得体,怎样的表达才算是得体的事理。

借助于两个典型事例和两个不同形式的情境任务,激发并驱动着学生去思考、讨论、交流。怎样的修改才得体,怎样的表达才得体,直抵教学重难点。

二、贴着教材紧扣目标教学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写作训练。教者从教材中发掘资源,紧扣着单元写作要求,贴着教材教写作。

教者从课本中提炼出得体的语言要注重写作的目的、对象、场合和礼貌用语,这是得体的语言应该考虑到的几个要点。本课的目标却是要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将以上的要求学会运用,所以教者创造的两个情境任务,都是紧扣着这个要求的,更强调了一定要“合情合理地表达”。

写作的知识从反面的案例“宝马道歉信”中总结而来的,通过书本上的文字得到应证,又经过正面的淄博劝退信得到运用验证。教学中紧紧扣住教材中的具体要求,一直围绕着要“合情合理地表达”这一目标,始终没有游离。

三、注重事理的揭示与阐释

本课的教学过程可以很好的印证黄群芳老师在讲座中所提出的“对题意中蕴含的事理逻辑的把握,才是写作需要的更为基础,也更为重要的能力”的观点。

道歉信作为应用文,宝马公司失败的原因是,公司的道歉信违背了写道歉信的事理逻辑:不符合道歉信的目的,也没有针对具体的对象,更不符合场合,固然也是不合情也不合理的。

怎样得体的说话才是符合事理的呢?淄博的劝退信堪称合事理的范例,就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要考虑到劝的对象和需求,使用恰当的语言,围绕自己的表达目的,合情合理的委婉表达,这是得体语言的内部逻辑,也是这节课中修改和写作活动对题意蕴含的事理隐性阐述。

这节课中,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的语言有思维有张力,点拨评价学生的发言和与学生对话紧扣目标,修改与写作实践训练过程中渗透写作这类应用文的共性事理,都是这堂课成功的重要原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