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仅仅是努力的基础

以前我也认为自己很努力了,可还是一无所有,看不到未来的样子,这是事实的全部吗?当读了很多书之后,看到了很多成功的故事之后,才明白自己所谓的努力,在别人眼里根本不值得一提。

勤奋

就拿读书来说,大部分人一月也很难看完一本书,并不是因为书的内容多,也不是内容难。而是阅读没有延续性,基本上属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每次间隔的时间基本是三天以上。从阅读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很好的读书习惯。下次再阅读的时候,早已经忘记上次读的内容是什么,没有连续性,自然读书效率不高,很难掌握书中的知识点,以至于整体轮廓。阅读量不够,既造成了读书慢,也没有形成同类书籍的框架知识,以至于读书效果不好。

最好的读书习惯不在于开始跑的有多快,而是能跑的有多远。就如苏格拉底甩手的故事。像我们知道的彭小六、萌姐等,他们通常在早晨5点就开始读书了。那时估计大家还在睡觉吧,因此别人能两三年就完成知识的积累,行业的转变,转入到新的行业,我们却不行,很明显是努力不够。相比之下,自己所谓的努力真的是微不足道,相差甚远。

专注

在勤奋的基础上,始终保持专注,才能提升单一方面的能力。现实世界的诱惑太多,我们自己很多时候也没有方向,总是随大流。

英语热的时候,每天背诵单词,成为了日常的生活的一部分,没有多久估计都忘记了,没有应用的知识,都只是书本知识,当初记得的几个词怕是早已忘记了。

百家讲坛风行的时候,《易中天品三国》俨然自己变成了三国迷,谈话聊天的时候都离不开三国,而当刘心武讲《红楼梦》的时候,大家又都变成了红楼迷,那一刻仿佛你也看透了红尘俗事,顿觉所有的努力都是一场幻梦,何必那么较真。

国学文化热起来了,自然自己也不甘落后,心血来潮开始读起了《古汉语词典》,一册也没有读完又放弃了,现在书籍还崭新如初。自始至终,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仅仅是转录机而已,知识点都是人云亦云的转述,不懂的百度一下,根本没有读过原著,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考,恐怕连会行走的书柜的都算不上吧,书柜至少能复述原著内容。

因为没有专注,所以钟道隆很少,所以易中天很少。

刻意练习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能围绕的自己的目标,专注于目标,不断的进行刻意练习,不断的完善着技能点,通过不断的对种的种子浇水,到发芽,直到开花,从来没有间断过,最终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让积蓄的力量变成绽放的鲜花。

他们总是能不断的走出舒适区,使得自己一直处于学习区。还能结合行业的标准不断的去反馈,去改进,而不是变成机械的重复。这一点说来简单,做起来难,人总是习惯于舒适,要改变,就要不断的和自己的习惯做斗争。减肥估计是每个人都去尝试过的,尽管例子不恰当,但反应出来的就是抗争的艰难。

勤奋只是基础,何况这点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还有专注与刻意练习就更难了。至此,每当我们觉得自己很努力了,可还是一无所有,看不到未来的样子的时候,感觉沮丧失落的时候,对比一下别人的努力,我们真的是死磕勤奋了吗,这样你就能换一种心情,换一种状态,再出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世界有多美好,这个世界就有多糟糕。
    凌凌魕阅读 1,189评论 0 0
  • 这个题目一开始,我想的事“坚持最难”。写着写着,发现“断舍离最难”。继续写下去,发现,前两个难,都是因为“管住自己...
    龙月妈妈要成长阅读 871评论 0 0
  • 近半年,忽然闲的慌,上班也不知道做什么事儿,上简书来逛逛。看到这个版块决定写给自己看看。 70年代初出生在一个...
    五蕴皆空阅读 2,839评论 0 1
  • 送上昨日之作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但非如此 如今的岁月不是来疯狂的 疯狂可以稍微停歇 但是青春的脚步来不及等候 如...
    就这样NO阅读 4,138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