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尼丁研究选取自1972年4月1日-1973年3月31日出生在新西兰达尼丁的1037个人,进行了长达至今的研究。
被研究成员自3岁时接受评估,然后在5岁、7岁、9岁、11岁、13岁、15岁、18岁、21岁、26岁、32岁、45岁不断进行评估,着重研究成员的健康,发展和福祉的各个方面;目前已产生大约1200篇研究论文、报告、书籍,研究结论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思想和政策制定。
“达尼丁实验”的重要发现就是:儿童时期的一项习惯——“自我控制”,比社会经济地位(SES)或智商在预测成年人的身体健康、财富、生活满意度、成瘾、犯罪和下一代的养育方面更为重要。
小时候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人可以预期在成年时会享有更好的健康、财富以及幸福。
另有研究证明:小时候不好好睡觉、睡眠少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肥胖症;小时侯看电视多的孩子不容易考上大学,且易染上烟瘾;年轻时大量使用大麻的人患精神病的风险增加,认知能力下降;小时候具有“阅读障碍+人际障碍”的人在未来容易出现反社会犯罪行为;在11岁时报告有妄想和幻觉的看似正常的儿童中,有1/3后来被正式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型症状。
相比于所谓的“理性人最大化”的行为与生命选择,事实上一个人超越理性的小时侯所形成的习惯——也就是中国古人所称的“秉性”——所发挥的作用要更强大、更本质、更持续,更具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