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CC
这本书告诉我们要真正通过阅读获得心智成长,你得成为一名主动阅读者,你得掌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种阅读方法。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每种方法适合哪种情况,应该如何做,可以怎样做,不按正确的方法做会有哪些不好的后果。不过这本书的重点是介绍分析阅读方法,而且提供了详细的不同类型书籍分析阅读的建议,比如科学,哲学,文学等等。
我想很多人看了这本书才晓得自己这辈子只是在看书,不是在阅读,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去理解“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而要做到这点,你需要从掌握基础阅读开始,一步一步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事实上,这本书最大的建议是要读书,更要按科学的方法去读,要带着问题去读,要带着批判思维去读。
但这本书我总的评价是:难得一见的内容如此之好,结构相当混乱,文字翻译艰涩的书,也许作者是故意考验我们到底有没有认真实践他的建议,找出这本书的骨架来!
我在网上看到有朋友为这本书做了思维导图,大家百度图片“如何阅读一本书”就可以看到不少思维导图,等你看了就明白这本书不清晰的结构给制作思维导图的朋友增加了怎样的难度,就思维导图上到处发散的红蓝虚线来看,这不是思维导图,这是作战地图!
如果仅仅是章节内容划分不合理也罢,关键是加上翻译艰苦的努力,成功做到让学术性的话语变得更加艰涩难懂。
比如一个例子是我把“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改成“从最重要句子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逻辑”,就我阅读理解来看,我认为我的意译更接近原著。
我想造成结构方面的原因是这本书写在70年前,第一版没有包括主题阅读这个方法,也没有具体阐述不同读物的分析阅读方法,这是后来加的,所以在整体架构上受第一版限制,没有大规模调整;第二是第二版写作引入了合作者范多伦(此君的故事到值得一看,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案例),一般两个人写作,往往思路上会有冲突,每个人都想引入自己得意的内容,都不忍删除,结果文字就有点杂糅。我恰好因为与人合著过好几本书,知道其中的一些关节。
不过作为学习本书要求公正评价一本书的实践成果,我做到了: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阅读),而且我是认真读过,不带偏见,才发布评论的,作者也鼓励我们: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每个人都容易满足于读了很多书的虚幻感,其实真正有效的阅读是读通一本书,而不是消遣着看很多书,不管那些书名气有多么大。
虽然这书难读,还是强烈推荐,假如你也是买了这本书没有读完的读者,不妨去看看我的PPT,也许会重新激发你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