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卖粽子的小贩多了,还有人担着担子兜售着艾叶和菖蒲。端午节来了。
小时候,物质匮乏,那时盼着过节,可以放开肚子吃粽子。端午节这天一大早,奶奶就去几里外的中坝采艾叶和菖蒲。
等我们起床,母亲已经在清洗昨夜就泡着的糯米了。满满一大盆糯米,在母亲的手里翻来翻去。我们守在盆边,母亲就招呼我们去把芦苇叶洗净抚平。
宽大幽绿的芦苇叶,是邻居家送的。嘉陵江边,一些小河边很多芦苇或者芭毛,它们宽大的叶子,是包裹粽子的衣服。
一切准备就绪,母亲会放些绿豆,黄豆,花生米在糯米里,把它们和匀。接着把一张张苇叶摊开,让水分沥干。
奶奶抱着一大捆艾叶回来了,她先把艾叶分成很多份。这份是街口李奶奶的,那份是隔壁王叔的,还有下街舅婆的。她分好,我们几个小孩就跑腿送去。奶奶就给门两边各挂几枝艾叶。
看着母亲和奶奶包粽子,我们就出去玩,我们回来时,厨房里已经飘着浓浓的粽香味。
我们围在灶台边,奶奶就从锅里捞出几枚鸡蛋,放冷水里过一下,就用五彩的棉线拴在蛋上,给我们三姊妹一人一个。
终于等到粽子出锅了,母亲先将要送人的粽子捞入竹篮里,才会给我们几姊妹一人盛一碗。
剥开芦苇叶,一股清香袭来。白白胖胖的粽子,躺在碗底,浇上红糖水,吃一口,米香叶香糖香,沁人心脾。
那个年代,几个粽子,一个鸡蛋,都是年初的盼望。虽然那粽子里,只有简单的绿豆,黄豆,花生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的花样和口味也得到了提高。端午节让人期盼的,是团圆的饭,是共叙离情的心欢。
依然难忘2008年的端午节。汶川地震刚过,处在川北南充的我们,还住在河边的帐篷里。地震带来的阴影和恐慌,使我们度日如年。
端午节来了,根本没有心思过节,大家还在心有余悸的惶惑中。年老的母亲说要过端午节,要包粽子,我们也没有办法。
准备好糯米和芦苇叶,家里的亲戚都来帮忙。在临时的帐篷里,大家忙着包粽子,聊着天,温馨的画面,给大灾后的心里一份温暖,也给人一种力量。
端午节年年过,记忆最深的却是灾后那个端午节。它给人一种面对困难的勇气,一份活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