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手机,给自己离线思考的空间
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对手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甚至手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晨起睁眼第一次的问候送给了它,睡前最后一次抚摸也送给了它。每隔几分钟,就要看看它在不在,有没有什么对自己说了的话……
我们的大脑就这样处于一种随时在线的状态。刷到一篇好文章,嗯,观点好新颖,言语好犀利,我什么时候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就好了!看到一些生活小妙招,嗯,这么有用,好有巧思,下次我也要试试!App又有一条新推送,好像挺有意思,看看!大脑不停地运转,思考不停地在线。我们似乎也觉得每天都学了好多新知识,有好多的新收获,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平时比较关注科学类的文章。因此,我准备要分享的话题是《遇到这些辐射,你会担心吗?》。关于各种辐射的讨论,以及对一些谣言的澄清,我看过不少。自以为可以很轻松地就完成分享稿。因为我平时看手机文章总是带着思考的态度呀:原来这样说不仅有理有据,还有趣味性,又容易明白……
结果我发现要想讲得清楚,让人信服,还有很多数据要查证;为了避免太专业,需要设计描述的方式。而当我真正专注下来做这件事的时候,我感觉到,虽然写分享稿的时候,我也是拿着手机时不时看一下,但这种看是有目的地看,这时的思考是有专注力的,这时候我的大脑才有了有效生产力。
手机,归根到底只是一种工具,学会离线思考,它也会成为学习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