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泽数岁时,客有以一麞一鹿同笼以献。客问元泽:“何者是麞?何者是鹿?”元泽实未识,良久对曰:“麞边者是鹿,鹿边者是麞。”客大奇之。
苏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婢曰:“满腹都是机械。”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
苏轼《东坡志林·游沙湖》:“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世说·言语》:“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惠。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亲重偏至,张颇不恹。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玄谓:‘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敷曰:‘不然,当由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九州春秋》曰:“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脩便自严装,人惊问脩何以知之?脩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太平广记》一七四:“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一:“先公尝言:昔在修撰经义局,与诸子聚首,介甫见举烛,因言:‘佛书有日月灯光明佛,灯光岂足以配日月?’吉甫曰,:‘日煜昼,月煜夜,灯煜昼夜,日月所不及,其有无差别。’介甫大以爲然。吉甫所言中理,歴歴可记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