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陪伴:拼乐高

      从杨宝三岁起,乐高便成了我们无声的对话。最初,他是稚嫩的小助手,在我拼积木时,他闪亮的眼眸专注地在零件海洋中搜寻,将我需要的那一枚精准递来,小手传递的不仅是零件,更是无言的信任与合作。



      时光悄然流淌,四岁的惊喜如花绽放。某天,他竟能独立解读图纸的密码,小手沉稳地按图索骥,将细小的部件一一归位。那些小型模型在他指间轻松成型,他扬起小脸,瞳仁里跳动着自信的星光:“妈妈,你看,这太简单了!”

      当宏伟的工程:巨型轮船、翱翔的飞机、威猛的恐龙矗立眼前,他总会热情相邀:“妈妈,我们一起拼吧!” 于是,在专注流淌的一两个小时里,角色悄然互换。

      我偶尔“示弱”,轻叹:“哎呀,这块零件藏得太深了,找不到,好难呀。”

      他立刻像个小骑士般凑近,声音里满是担当:“别急,妈妈,哪个?我帮你找!”

      有时,寻觅陷入僵局,他会用我曾给予他的智慧回馈我:“没关系的,妈妈,” 那稚嫩的安慰带着超越年龄的沉稳。

      “少一个小零件,我们也可以继续拼,它待会儿会自己跳出来的。若我眉间掠过一丝焦躁,他便是最温柔的小小灯塔,用清澈的童音点亮耐心:“妈妈,要耐心一点哦!”

      直到那枚“失踪”的零件在后续步骤中意外现身,他眼中迸发的光彩比任何宝石都璀璨:“看!找到了!我们把它送回家吧!” 接着,他会小心翼翼地拆解、复原,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对成果的珍视。




      如今,书桌俨然成了一座微型博物馆:疾驰的小车、咆哮的恐龙、破浪的巨轮、展翅的雄鹰…… 每一件作品,都是我们共同穿越的想象旅程的勋章。它们不仅是彩色的塑胶积木,更是时间馈赠的礼物,铭刻着探索的勇气、坚持的韧性、互助的温暖,以及在爱与陪伴中悄然生长的、那份解决问题的智慧与从容回馈爱的能力。



      原来,最精妙的拼砌,不仅是复原图纸上的模型,更是在彼此心中,搭建起理解、支持与共同成长的坚固城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