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个孩子的教育叙事:她需要“不安分”
怡,清澈明净的美眸中透着纯净,娇俏的脸脸颊安然自得,眉宇之间透着的,是与其他女孩不同高雅。端坐的样子很恬静,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看着,静静地听着,连发出的声音也很安静,让你感觉是在与蚂蚁交谈。是属于,你看到她,也想安静的那种。
作业工整书写,比较小心翼翼,稍有不行就用涂改液,当然她使用得小心尽量不浪费,不溢出过多的空间。从不与他争吵,与他在一起的玩伴说话也是小声的,尽管对方不属于安静类型。这是期初我对她的印象,现在发觉她下课时间似乎不下课,她没有外出,常常静坐在座位上与同桌一起,小声地说说笑笑。她的同桌时个男生,白皙娇小的,好似女孩,显然示怡喜欢的那种,估计他们也是很喜欢在一起的。
上个学期期末,怡因参加了模特走秀,层层选拨将参加国家级入围赛。那天系统提示报名通道10点关闭,妈妈为了怡这个全国赛报名急用她手机。
妈妈给她电话,她在上课手机关机没接到,妈妈到班级来了,站在门口不时地张望着。我们正在紧张地期末复习,当我知道她是怡的母亲时,我示意怡赶紧出去找妈妈,一会儿怡进教室了,我以为没事啦,感觉她妈妈已经走了,没一会我又留意到怡有不安的神情,原来她妈妈还在教室外头,前门的旁边,与我站的方向相同,我是转头的时候才发觉的。我又提示了怡,当她再次走过我身边时,我严肃地说:是怎么回事,赶紧出去和妈妈理顺好。(后来了解了是刚才妈妈向她要了手机,现在妈妈要手机的密码)很快,怡回教室了。下课的时候,我习惯地查阅了一下手机,原来怡的妈妈给我发了几条短息,是每隔几分钟,因为上课,手机为静音。以下是怡妈妈的留言:
当日9:20分
张老师,真是不好意思,今天打扰您了,有点急事找怡
张老师,能否叫怡听一下电话
9:34分
张老师,真的很抱歉,我是为了怡一个全国赛报名急用她手机,因为报名通道10点关闭,因平时手机是用来放学时联系的,我现在只需她告诉我一个密码,因为可能上课影响到你她不敢说,能否请你帮我问她,拜托您了,谢谢张老师。
原来我没接到电话,她只好追到学校来了。
下课的时候,我发现两个未接电话,我回拨时得到语音提示是空号。没一会上课钟敲响了,电话又响起了,是怡妈妈来电话,因为上课了,我对怡直言:怎么回事,还没处理好。接着我让怡到外面去接妈妈的电话。
晚上我给怡妈妈的微信留言:
昨天怡的事情办妥了没有?你的手机号拨回去两三次语音提示是空号的。到期末时老师们的功课都很急,复习材料学校安排很多。以后你们有急事应提前打电话。还有自己也急着赶功课话语急了,现表示抱歉。
怡妈妈解释回复:
怡平常胆子太小了,我想让她多多锻炼。在一个舞蹈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这个比赛,经过她自己的努力也晋级了好多次,幸运怡在漳州赛区被选抜进入总决赛。因之前是用她那部手机报的名,北京那边是通知报名渠道9:30关闭,所以才冒昧打扰,应该是我说抱歉。你是一位敬业而有责任心的老师,我会理解的,不用多想,所以因为昨天的打扰再次跟你说声抱歉。
整个这么长的过程其实就是怡的妈妈要向怡拿手机并询问密码,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首尾时间怡妈妈忙了近一个上午,怡还几次被叫出。其实怡在完成这件事情的这一过程,我也是急了点,催促着她快点办好,对于乖、听话的孩子她会更急着完成。我除了反思自己,我觉得这背后定有更大的原因,我想深入地寻找孩子这种行为的心理根由。我与怡做了一次较长时间的谈了心。
我询问:“为什么把手机给妈妈并告诉密码,你和妈妈得忙那么久。”
她安静而小声地解说着:“妈妈第一次让我出去是说要拿手机,我回教室拿出手机后递给妈妈后就转身,我没听到妈妈说要密码的。妈妈再叫我出去时,我想您和同学们在上课不好再打扰,以为妈妈等久了会回去的。我出去后与妈妈说了密码,又回教室了,没想妈妈没听清楚,所以妈妈回去后操作不了,给您发短信了。”
我疑问:妈妈为什么没听清楚?
她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声音太小了。
我追问:平时与妈妈说话也这么小声吗?
她回答:已经习惯了。
我提醒她太胆小、太乖会麻烦的。接着我与她进一步聊了起来,询问她知道原因吗?从她的表达中,我知道了她两三岁的时候性格还很活泼,妈妈送她去全托幼儿园,几个月以后性格完全变了,乖了很多,也变得胆小了。三年级的时候,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提了个自己擅长的问题,她回答后,有几个同学开始发笑,她很在意,接下去,几乎没听课,都在思考为什么被同学们取笑,是自己说得不好吗?妈妈解说是同学们不懂得尊重他人;姐姐也说,她以前也遇见这样的情况,不要太在意。可是还是没什么效果。
她又与我分享了另一个事例:
在文具店里买了些东西,我发现了一作文本,那是最后一本了,一个比我还大的男孩,从我手中抢过去。我让他还给我,他不肯,反倒直走了,最后自己什么也没买到。这以后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我也输出一口气,孩子没有自己的思想,不敢直面自己,缺乏独立的办事能力,这是教育的缺失。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收藏的一个故事:
一位老教师和一位年轻教师谈起自己的学生,老教师说:“想当年,我教的学生是全校最听话的,我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做,学习成绩都不错。”这位年轻的老师笑了笑,说:“我认为我教的学生虽然不是全校最听话的,但却是最聪明的”。
老教师觉得年轻教师有些狂妄了,就问:“你有证据吗?”
“有”,这位年轻教师满怀信心地回答。他喊住了自己班上一位路过的学生,指着办公室窗台上的一盆杜鹃花说:“那盆花被虫蛀了,就快死掉了,请你端出去把它扔掉,好吗?”
这位学生点头答应了,走过去端起花盆就往外走,但是她突然一愣,停下来仔细观察了一番,用手抚摸了一下嫩绿的枝叶,转身对年轻的老师说道:“老师,您说的不对,我觉得这盆花并没有被虫蛀,不可能枯萎死掉,你为什么要把它扔掉呢?”
这位年轻教师满意地会心一笑,说:“这就是最聪明的学生,老师要教学生用聪明的头脑明辨是非对错,而不是教学生如何服从自己。”
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对学生的影响如此之大。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人,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反观自己的教学应该加强什么,还有家庭的教育现在该如何补救。
“看来,你也很想改变这现境,以后你多找机会办事,多多锻炼自己。老师也会帮助你的,老师也告诉你妈妈怎么做,你告诉妈妈,我们中午联系一下。”她微微一笑,头点得很有力度。
中午十二点多,我涮碗筷的时候,电话声响了,我忘记了怡妈妈会来电话,待我忙后,看着未接电话已是半小时以后了。我回拨过去就是怡妈妈,我直入话题——我的发现及我与怡交流的情况。她呼应声比我的更大并与我分享在家的情况:如果我提前告诉她我过一两天得出差,她会整天有不安的情绪,孩子真像我的尾巴,黏得紧。什么事情,都离不开我。她有了明显的变化有原来的不乖到很听话。按大人的意志行事就行了,大人们是喜欢了,可给孩子添了毛病:遇事没有主见,独立性差,更胆小怕事。怡妈妈的话,我一边反思教育的问题,想起怡孩子告诉我爸妈因为她不乖,两三岁就把她送进全托的幼儿园,后来怡变得很乖,如今她爱沉默也不多言语,更多是胆小怕事。
“哦,孩子都五六年级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不行,待会儿,我在与你分享一些具体的做法。”接着怡妈妈谈到怡爸爸,“有时候她爸爸要老师您交流,孩子不肯,说不用。她爸爸很忙,也没时间与孩子交流学习上的事情。”“我接过的孩子,很多爸爸都有这样的想法。我常常告诉这些爸爸——美国总统奥巴马(现在是前任了)够忙吧,可是每次两个女儿的每次家长会是他参与的,他还固定时间给女儿们写信。其实更多时候是我们人的行为意识,当我们觉得很重要了,自然会去努力。孩子已是高年级了,母亲的陪同应该有所减少,父亲则应该增多,特别对于胆小的女孩。她的做法后,还谈及到长远的事情:假如孩子今后选择对象可能会选择妈妈式的,但他们这一代人并不容易找到。假使与对象有了摩擦会怎么样?……最后我结合提出建议:大型活动好,可是这样的机会毕竟很少,最好是平时多打发她去办事,可以与她公开的事情,先让她拿拿主意,听听她的意见,只要有点合理的地方就肯定并采纳,孩子的内心必定是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做什么事情会付出热情和激情的人,当然就自信有主见了。怡妈妈接纳了,表示会去努力创造机会给怡多多锻炼。
放下电话,上午沉重的心,有些释怀,相信怡妈妈、爸爸的教育方式会有所改变的,怡的内心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