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小姐姐小哥哥在后台留言给歪姐,诉说他们的烦恼。
我留意看了看时间,绝大多数都是晚上、凌晨。
白天鸡血满满,晚上内牛满面。
看上去很分裂对不对?这很丢脸吗?
No。
最近布里斯托大学就利用机器学习分析了英国57个城市四年内的8亿条推文,得出了一个让我们思考已久的结论——人类普遍在早晨情绪高涨、在深夜情绪低落。
整个分析过程是这样的,研究团队通过Twitter搜索API进行采样,收集到了8亿条推文。
再从其中清洗掉所有无用的信息。
并根据心理测量方式为单词设立了标签:比如情绪上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时间导向上的关注现在、关注过去、关注未来;个人关注中工作、家庭、金钱、社会、宗教等等。
在以往,我们都会认为,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人比较“脆弱”,当然,有激素分泌变化的影响,但并没有大数据的支持。
但现在,有了这一严格根据心理学研究维度设立的机器学习模型,对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研究会更加专业化,对于情绪的分析也更加精准。
最终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天的24小时中,人类的情绪不仅仅会发生变化,思维模式也会随之改变。
从一天的5-6点开始,人们开始进入社交媒体的表达高峰期,并且这时人们的情绪表达更为积极,关注点也比较集中在个人状态上。
随着时间推移到7-9点,人们的情绪开始偏向于愤怒,但如果是在非工作日,这种积极而愉悦的状态就会一直持续下去。这时人们的思维模式偏向于类别思维,想法更为清晰直接,逻辑性强,同时也会有刻板印象的倾向出现。
而到了深夜,人们的情绪表达就会转变为消极,同时关注点也会从个人转移到社会方面。
随着时间推移,越接近第二天的凌晨3-4点,人们的关注点就越集中在宗教之上(或者个人内观)。这一时间段人们的思维模式偏向为存在主义,即体现出困惑、焦虑、非理性、更愿意参与和分享的状态。
如果没有睡得那么晚,那么这个阶段也可能提前。
也就是说,深更半夜,就是拷问内心的时刻。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来自社会的、职场的、生活的压力。
是的,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
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其实我们可以做到,在认清生活的残酷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不少人尤其是男人会觉得,“脆弱”让人难堪,有“情绪”是不够冷静克制的表现。
所以即便在夜晚,也不愿意关照和接纳自己的情绪,默默压抑,关闭心门。
而事实上,我们的情绪需要流动,如果一直无法纾解,就会以别的方式表现出来。
比如头痛、胃痛、胸闷等等躯体疾病,更严重的发展为心理疾病,乃至精神疾病。
尽管情绪流动只是缓解身心紧张状态的第一步,还没有到解决问题阶段,但已经能在很大程序上减少发展为更严重状态的可能。
如果你想哭,千万别憋着。
尤其在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