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候仁之。
北京城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如果从元大都算起,北京城至少有700多年的历史。
北京城又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她是中国古都中的“后起之秀”,与拥有1100多年都城史的长安相比,她显然逊色不少。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的影响力也比不上“六朝古都”南京。
北京城崛起与中华文明发展历程息息相关,从12世纪起,原本对立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逐步被整合进同一个国家体系中,此时,作为处于两大文明圈交汇处的北京,便成为了文明枢纽。定都北京城,成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一部分:北京城的发展历程
自春秋时代到隋朝是北京城的雏形与蛰伏期:
这一阶段,现代北京的房山区曾经是燕国首都蓟,秦灭燕后,北京在全国的影响力并不大,虽然曾经短暂成为过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东汉末年军阀公孙瓒的基地之外,北京除了发挥一定军事作用之外,在中国历史中存在感并不高。
从隋朝京杭大运河开通到契丹人在燕云十六州兴建南京是北京城的发展时期: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用永济渠将洛阳与涿郡联系在一起,北京地区成为了隋炀帝发动对高句丽战争的后勤保障基地,此后,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也是以北京、河北地区为基地,发动了差一点摧毁唐王朝的“安史之乱”,北京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直至被契丹人获得后,成为了辽国的南京。
从金中都起北京地区正式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金灭北宋后,在辽南京基础上创建了金中都,北京正式成为王朝政治中心,此后几个世纪内,虽然出现过反复,但北京基本保持着首都地位。
第二部分:跟着河流“迁徙”的北京城
金中都——洗马沟水系:
古代都城一般都会临水而建,这是因为河流和湖泊能起到交通、泄洪、排污、取水、改善环境,提升都城美观度,乃至承担部分军事防御的作用。
金中都就是在洗马沟水系基础上发展起的都城。女真人开创的金朝是第一个将首都设立在北京的王朝。
金中都建设在原辽朝南京的旧址上,与现代北京城之间仍然存在差异,中都的中心在现代北京城的西南角,宫城水源源头来自洗马沟。
但是,洗马沟的水量较小,用于宫廷取水还算富裕,但是却无法承担漕粮运输的工作。终金一朝,统治者都在试图通过开凿运河,来提升洗马河流域水量,但是总是会出现河道淤塞的问题,这就导致金中都的城市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元大都——高粱河水系
金中都建成后,金统治者曾经在首都东北一带利用高粱河灌注的太液池周边修造过一片离宫别苑,金灭亡后,忽必烈并没有在金中都基础上修建新都,而是选择在这片离宫别苑的基础上修造元大都,北京城中心就从洗马沟水系转移到了高粱河水系,这奠定了此后数百年北京城的基础和中心。
元大都同样面临漕运问题,在郭守敬建议下,元朝开通通惠河,凭借前期合理勘测,以及在水道上设置水闸和斗门实现运河畅通,至此解决了首都的漕运问题。
明清北京城——水源枯竭
由于过度开发,河道淤塞,明清时期北京城再次面临着水资源枯竭危机,城内湖泊都开始出现萎缩。在元大都时代湖面宽阔的太液池已经开始萎缩,演变成了现在的北海与中南海。
为了保证皇家用水,明代建设皇城的时候,将流经元代皇城东墙外的积水潭圈入。这就导致积水潭与京杭大运河失去了关系。最终逐渐萎缩,演变成了近现代的太平湖和什刹海。
第三部分:海淀区与天安门广场是如何诞生的
海淀区的诞生:
1、起源:“淀”是华北平原北部浅湖的统称,“海”在这里有广阔的意思,“海淀”指的就是一片广阔的湿地浅湖。
事实上,一直到元明时期,海淀始终都是北京城郊区的很不起眼的农耕区,直到明末,部分地区才被开发成园林,但是很快被荒废了。
2、皇家园林时代:海淀区的崛起起自清康熙年间,此时满族统治者苦于紫禁城宫规死板严正,且居住条件不够舒适,于是开始在海淀区大规模修建园林。
康熙帝的中晚年,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居住在海淀畅春园,之后他将畅春园北部的圆明园赏赐与雍亲王胤禛,圆明园地位逐渐上升,到了乾隆帝时期,圆明园几乎要取代紫禁城,成为帝国实际的政治中心,乾隆帝回见英国公使马戛尔尼,道光帝去世都是在圆明园发生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圆明园被焚毁,加之清廷财政面临危机,残存园林不再整修,皇家园林走向衰落。
3、高等院校时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海淀区的环境特征与地理位置,这里被划定为文教区,北大、清华、北师大、中国科学院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在此办学,改革开放后,毗邻高校的中关村进一步崛起,海淀区成为全国教育、科技乃至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心之一。
天安门广场的诞生:
1、千布廊时代:帝制时代的天安门广场属于政府办公机构,左右军都督府、锦衣卫、六部等机构都在这里办公。
2、民国时代:清朝灭亡后,天安门荒废但由于保留着宫墙,所以仍旧是一个封闭的广场。五四运动后,天安门广场逐渐成为组织大型活动的场所,但总体而言天安门广场长期处于荒废状态。
3、1949年建国后:天安门广场进行大规模改造,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广场,兴建一系列新建筑,使天安门广场成为中国政治中心。
总结:
海淀区与天安门广场的变化是北京城发展的缩影:北京城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城市结构,转变为开放式多功能的国际化都市,从专制帝王的私产转变为公共性质、富有创新活力的产业创新的中心。
第四部分:北京城与华盛顿
华盛顿的城市规划
美国首都华盛顿规划建设是从1791年开始的,地点选在波托马克河与支流之间的三角地带,中央小山丘叫做詹金斯山,这里就是华盛顿中心,也就是后来国会山所在地。
当时法国工程师郎方根据这里地形特点,规划出了华盛顿城区的东西中轴线,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绿茵广场、林肯纪念堂等知名建筑都分布在这一中轴线上,除此之外,白宫、最高法院、各大博物馆、展览馆也依次分布在东西中轴线的南北两侧。
与北京城异同
北京南北中轴线以紫禁城为中心体现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华盛顿中轴线却以国会大厦为中心,甚至连国家元首的官邸白宫都被设置在中轴线北侧,这体现的是启蒙思想家所谓的“主权在民”的理念。
北京城是一座封闭城市,内外城均有高大的城墙,华盛顿始终是一座开放型首都,自建成起就没有城墙。
华盛顿城区建设给北京的启示
借鉴一:位于东西轴线上的国会大厦处在整个城市的制高点,城中所有楼房建筑的高度都不得超过它,这就意味着市民不论在城市任何位置都可以看到国会山,体现出国家主权的至高无上,带有某种神圣性。
事实上,这一城市规划已被中国人借鉴,于2007年竣工的国家大剧院毗邻人民大会堂,但这座现代建筑的高度从一开始就被要求不能超过人民大会堂。
借鉴二:华盛顿东西轴线除了有行政、司法总部外,还拥有众多国家级博物馆、展览馆以及档案馆,这说明华盛顿的城市规划者从一开始就有比较清晰的定位,想把首都打造为政治与文化中心。
这样既有利于展示国家“软实力”,还可以避免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高度重合,导致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引发一系列诸如,交通拥堵、水资源枯竭等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