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冥想》读书笔记-2

我想在讲“如何进行冥想”之前,先把相关的概念和关系理一理,这会让我们对冥想有更明了的视角。

这些概念分别有:冥想、心灵训练、正念、冥想技法、觉醒。

这些概念大部分你可能知道,有些你可能没听过,比如“正念”。

在上一篇读书笔记里,我们讲了冥想是什么。我们说:冥想就是一种关照内心想法和情绪的练习,不要把冥想当作什么神秘的活动,所有冥想的作用都是培养我们对想法和情绪的察觉能力,接受它们的到来和离去,不跟随,不抗拒,不无视,由此获得一种心灵的平静和澄澈。

冥想是心灵训练的一种。那什么是心灵训练呢?我们常说的心灵指的又是什么呢?心灵与心脏没什么关系,而肯定与大脑有关。但又不同于我们一般而言的智力训练和知识性的学习活动,当我们谈到心灵时,常常与我们的情感、价值观相关,比如古人说修身养性,提出了不少练习方法,差不多算是针对于心灵的训练吧。

正念的来源在书中做了描述。“在多年前,当一些进步医生试图将冥想引入主流医学界时,他们遭到了各种嘲笑。为了不被抵制,他们将“冥想”改名为“正念”,并继续他们的研究。”

正念表达了一种状态。书中提到,“正念意味着心在当下,活在此刻,心神不乱。它意味着在自然的觉醒状态下安顿心灵,不带任何偏见或评判。”

正念是我们在正常行事的时候,展现出的自然的专注状态。就像某个段子说的,“吃饭的时候只想着吃饭,走路的时候只想着走路,做事的时候只想着做事,睡觉的时候只想着睡觉”。一切皆是修行!能拿起来,能放下去,灵活且专注,才叫正念。

冥想和正念的效果相似,都是专注于此刻。但冥想是一种人为的、在特定情景下的、暂时的练习。而正念包括了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它们的关系很清楚,书中说“冥想不过是一种为你练习正念技巧提供最佳条件的技法而已。"

我们先在人为设定的环境中进行冥想练习,然后把这种对待想法、情感、情绪的态度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我们在冥想的过程当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掉入一些误区,所以我们才会需要那些冥想技法。

冥想技法可以是一种理念,可以是一种意象,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种冥想的方法步骤,所谓冥想技法就是能够帮助我们走出冥想过程中的误区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于冥想的认识也好,具体的冥想技法也好,它们是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沉淀出来的。它更多是一种经验性质的,有时我们难以说明为什么这样会更好,但它们通常和人比较契合,这就需要亲自去体会。同样,如果你认为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感觉不好的地方,也不用非得按某种方式来。这是我们学习任何经验性质的内容时的基本态度。

最后我们谈谈“觉醒”。我感觉“觉醒”这个词含有比较强的宗教意味,要么就给人一种打开了某个开关的感觉。目前而言,我理解的觉醒其实很简单,就是觉察自己想法和情绪的状态。

在冥想练习中,我希望始终避免那种模糊的、神秘的表述和理解。

这一篇文章主要是为了介绍冥想相关的一些概念和关系。

那基本上通过这两篇文章,我们就能比较清楚的知道冥想到底是什么,冥想在心灵练习中的位置,我们在冥想中要觉察什么东西,冥想技法的作用。后续我们会探讨具体在冥想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技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0/4/17 第二遍读《十分钟冥想》,并记录读书笔记。 这本书作者是安迪·普迪科姆,主要由一个导言和六个章节...
    理查芒果阅读 934评论 0 0
  • 飘雪圣城中,终年不减的飞雪萦绕在天空,吹落在圣城的各个角落。与此同时,城主府中。“小师弟,大师兄此番从冰霜圣城特意...
    月洒江流阅读 694评论 2 12
  • 看惯了太多让人失望的感情,最后总结爱自己才是一切的真谛。
    翮笙阅读 154评论 0 0
  • 前两天学习睡太晚,导致到现在一直都没精神。 坐在沙发上,眼皮一直往下搭,勉强看完新闻联播,感觉眼皮就是睁不开,想起...
    新言漾语阅读 679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