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心得
文/丹老师
与焦校长的一次谈话中向我推荐了《家庭教育》这本书,焦校长说:“读书,一定要读经典的。”今日读来,相见恨晚。
这次的阅读经历很特别,在边阅读的过程中边做了读书笔记,零零散散也有几千字了,我说的特别是:我把我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及时发送到我的两个班级群里,我以妈妈的身份跟更多的妈妈们探讨育儿之道。希望我们都力争做一名高质量的父母,给予孩子更高效的陪伴。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回想,回想在陪伴大宝的过程中,我中了几招,又偏离了哪些。阅读后马上再在俩宝身上试验一下,真有趣,也真有用。我特别想聊几个例子,也算是我的读有所获。
我为母:
前几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今天我有惑,求解……。那是那天读到陈先生这本书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应该当以辞色来表示赞许或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善恶是非的种种观念要慢慢儿在后天形成。他怎样会辨别善恶是非呢?其道很多,但平日做父母的对于善恶是非显出一种态度,而小孩子听了看了无形中受着影响的,也是一个方法。所以做父母的看见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应当以辞色来表示他们的赞许与不赞许的意思,给他们的小孩子听听看看。
特别应景地就出现了这个场景:今天晚带着大宝去吃烤肉拌饭,她跟哥哥妹妹一个桌子在吃,突然跑过来告诉我说:妈妈,墙上明明贴着“不能吸烟”的标志,可是有两位叔叔在吸烟,呛得我一直咳嗽,我要去告诉他们一下。
瞬间我呆住了,小小的年纪,虽然不识几个字,但却能够看懂图画。此刻大宝的胆量,更让我吃惊,我想我平时的教育是没错的。然而,我却有些退缩了,我不敢保证两个年轻的小伙子会不会因为大宝前去劝阻而大发雷霆,从而给大宝带来心灵的伤害,原本想着鼎力支持大宝去的,我迟疑了一会儿。估计两个年轻小伙子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便出去外面把烟抽完再进来了。
我为我的迟疑感到羞愧,我大可陪着大宝面对一切的,或许那将是她又一次的成长。做父母就是这样的,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找最佳途径。
有个朋友跟我回复说:没陪她去是对的,人生到最后总要独自面对和承受。这似乎又让这个思考上升了另一个高度。阅读和实践的过程真有趣,提升的何止是阅读能力,更是思维的深度。
我为师:
这个寒假,我们的班级交流群并没有因为过年的忙碌而冷清,我跟家长的交流,与孩子们的互动,胜过一道道美味佳肴。俊熙妈妈说:丹老师的心时时刻刻都装着这些孩子们,感谢丹老师的良苦用心。我说:这已不是工作,化作了我的生活,成了我生命中最绚烂的不可或缺。他们在我的心里不仅仅只是称呼上的家人,已经是我真正的家人了,那些孩子也早已在我的内心生根发芽。怎能不惦记?
陈先生说:应当同小孩子作伴侣。没有了隔膜,就会产生浓厚的情意;更容易训育孩子。这样的原则,深得我心。
从为每个孩子写下的“以花为名,花语喻性”的《花式花语∣期末寄语》,到现在正在进行的《我不愿只是你的老师》系列小文,发现那些或许连他自己都不曾窥探过的内心。每写完一篇,我都会单独发给孩子的家长,让孩子在心里记得,李丹老师时刻惦记着他们,并且不愿只是他的老师,更是共同成长的伴侣。
阅读,让我心悦智明。《家庭教育》,更是明朗了我的家庭观,透析了我的教育观。了解,尊重,以身作则。
遇见经典,感谢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