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为止,一共八章的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就算写完了。名字叫做《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其实不仅仅写了母亲纺线,而且写了纺线织布的整个过程。纺线只是我写这组文章的一个由头。因为关于土织布,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晚上在油灯下熬夜纺线的身影。
乾县人关于晚上纺线其实还有一个说法是“白天游游转转,夜里借灯纺线”,借以讽刺那些不务正业、装腔作势之人。母亲和他们不同,是白天忙着照管一家四口的吃喝,还干地里的活,晚上吃过饭才能加班纺线。所以,勤劳善良的母亲一直活在我的心中,用她的善良和勤劳影响着我的人生道路,警醒着我,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惰怠。
一万一千多字,花了大概两周的时间。对于土织布,我是知道一些,但不是完全清楚,因为事非亲历,所以要想把他说明白就有些难度,再加之现在能知道土织布具体工艺的人大多都已经上了年纪,思维也不一定很清晰。所以,一方面借助自己的记忆,另一方面借助于网络资料,我尽可能的要求自己把所叙写的内容说准确,说清楚,说具体,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怀念母亲的目的。
但是说句实话,这个过程真的很难,我一直担心自己这个随笔连载会烂尾。幸运的是,在我开始发布这组连载文章之后的第二天还是第三天,许劲文老师也恰好写了同题材的文章在“乾陵文苑”微信公众号上刊发,不过两者的形式还是有所差异。许老师曾经参与了土织布的很多过程,所以,对于有些实在印象模糊难以确定的,我引用了许老师的说法,在此向许老师表示感谢。同时,对于一直关注我的杨俊武先生等关注这组文章的读者表示感谢,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继续坚持写完本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动力源泉之一。
应该来说,这篇文章可以是目前说是目前关于土织布这项传统民间手工艺记述的比较完整详备的文章之一。当然,自己也没有自恋到认为自己这是最好的文章。其实每一个文字工作者对于自己的文字都有一种偏爱,看着那些文字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尽管每一个人都喜欢甚至于偏爱自己的孩子,但不能因此无视更好的作品的出现,也不能睁眼说瞎话。所以,我希望能够有人能够在此基础上写出更清楚明白晓畅的作品。
最后,也仿效曾经的一个老领导年终总结给同志们敬酒时候,为了活跃气氛,不忘给自己敬一倍的做法,在此也向坚持耕耘的乾州蕞娃表示感谢,感谢他的笔耕不辍,感谢他辛苦挖掘整理为我们送上的这份沉甸甸的礼品。
原创不易,转载分享请标明出处,敬请合作。
乾州蕞娃(刘立军,又名终南鲁人,性木讷,爱文学。俯仰天地间 ,自知无所愧。)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