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王维的诗以空灵之美冠绝当时,因多首诗作入选中小学课本,也成为我们最熟悉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不像杜甫忧国忧民,不像李白狂放飘逸,而有一种空山鸟语的寂静与灵动。这与他喜爱佛学有关。他的诗表达的往往是一种心性之光、禅境之美。如果单从山水意境和诗人情怀去理解,未免买椟还珠。
王维有一首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般理解为表达了诗人一种旷达的心境。出自《终南别业》,全诗为: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如果从心性角度体悟,这两句诗都有具体的隐喻。行到水穷处,指的是有为,一直走到水的源头处,即山顶。有为到了头。坐看云起时,指的是无为,有为到了尽头,无能为力了,自然就会转为无为,坐下来漫看云气升腾。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在心里,就是从思考变为放弃思考,只有放弃思考,佛家所说的觉性才会升起。而这也是心学致良知的过程,即去掉私欲,呈现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的私欲就是过当的欲望,包括过度和不及,一般人都是过度,比如思考过度、情感过度、感受过度、行为过度。要去掉这些过度的部分,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就是格物。他没有说反对思考,而是反对过度思考。儒家用反思去除私欲,刚一开始反思的时候,不思考是不可能的,但是随着功夫的加深,要能看破问题,直至最后,此心光明。再以此光明心,即良知,照射到现实事物上,指导人的行为。即是致良知的过程。致良知的前半段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达的是同一个过程。致良知的后半段,仍然可以在王维的诗中找到踪迹: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自《鹿柴》,全诗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不见人,已经看破人相,但闻人语响,一念不丢。返景入深林,入世行道,复照青苔上,良知照耀暗处。这首诗反映了致良知的完整过程。
当然,王维是唐朝人,比王阳明早了700多年,不可能他向王阳明学习,而只可能王阳明向他学习。宋明理学本身就是融摄了儒释道的产物,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直至清末。从王阳明的个人历史考察,没有明确记载他向王维学习的记录,但阳明早年曾沉溺过读诗做诗,并出佛入道,遍访大小名寺的经历是有记载的。
大抵三教虽然旨趣不同,手段分殊,但在修习过程中,有一些相似的境界吧。(神意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