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翻译自汤姆·邦德的慈悲心课程第八周内容。
导师通过自己的经历分享了如何通过“欣赏评判”,而非批判“自己的评判”,来更好地理解自己、倾听自己。
我的理解是,他强调的是,当我们学了NVC和慈悲心之后,可以超越对错评判地去看待“自己的评判”,给它们空间,带着觉察地允许它们发芽、生长和舒展,借由微细的经络和血管,来深入地探索自己的需要和价值。
以下是原文的翻译。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我们心里,有两种思维方式可供选择。
一个是遵循我们一贯的方式,去进行评判;另一个是从感受和需要(生命能量)的角度去思索。
有点讽刺的是,我们很多人也会从“好与坏”的角度去想这两个选择。
对感觉和需要的觉察是好的(我们应该生活在觉察之中),而评判是不好的(我们不应该去评判)。我说讽刺是因为,这种思维方式本身恰恰是一种论断。
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评判本身就是一条通往发现需要的通道。当我们觉得它是不好的时候,这本身已经阻断了这条通道。结果,我们在开始之前就切断了通路。下面的小场景可以更好滴阐释我的观点。
场景一
我意识到我正在想我的一个同事“很不周到”。
如果我认为这么想是错误的(我不应该这么想),那么我就止步于‘很不周到’了。
或者,我也可以选择通过“很不周到”这个想法,把它翻译成我想体验到更多的关照和关心,进而和我的需要(生命能量)进行连结。
但是等等!(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场景二
我意识到我正在想我的一个同事“很不周到”。
这次我想,喔,好消息!我的生命能量正在“给我打电话”,让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尽管我知道它不是来自于对我生命能量的理解和连结,我还是让它飞起来。为什么?因为我知道,这评判也是在表达某一种需要,只是以一种“未连结”的方式,我还是有办法把它翻译成一种连结的体验。
于是,我让它飞。
“是的,她一点都不考虑别人,她是一个骗子,她就是在利用我!”
现在,我有三种方式来和我的生命能量来连结了。这次我有三倍的机会来思考、翻译并连结--- 不考虑别人、骗子、利用者。现在我可以更深入地探索我的渴望,我渴望更多的关照和关心,现在,可能还有信任、自我关怀、相互性以及更多,更完整地,和我的生命能量进行连结。
这个让评判在我的脑子里飞的过程,我把它叫做“欣赏一场评判秀”!
我很喜欢这个描述,因为它清晰地区分了我的两部分,一部分是与生命连结的,一部分是未与生命连结的。我可以把评判作为先导性的信息,而非“真实”。而最终,我可以获得更完整的连结和理解,以及,慈悲。
这个“欣赏评判秀”的方法需要时间和练习,但效果绝对是深远的。
#练习
“如遇紧急情况,请在座位下面找到你的评判日志”
不久之前,我参加了一个为期四天的训练营,其中一位导师是我从未共事过而且不认识的人。
随着训练开始,我和这位导师一起工作让我越发的生气和不满。他说的一些东西和我对慈悲心练习的理解完全不符。甚至我坚定地认为他说的一些东西会在参与者当中引起痛苦、不信任和不理解。
训练营的第二天,我心乱如麻。尽管我做了极大的努力去观察(虽然一定程度上有效),但我还是感觉很糟糕。我生气、懊恼,我偏离了中心。什么东西消失了,看起来我走进了死胡同。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打给我的“倾听伙伴”,但这次我发现我根本就做不到,我不能够打给她。我决定试着自己更深入一些。
我决定开始写“评判日志”,像这样子。
评判性想法 ----》 需要/我珍视的价值
他不在乎服务他人,只在乎自己的“大师”地位----》 关爱、能力、自我觉察、贡献
他正在毁了我们的训练营 ----》 参与、支持、分享当下
他不负责任 ----》 关爱、能力、贡献、学习、成长
他就是自我为中心 -----》 觉察、当下、相互关系、社区、合作
当我写下这些句子,反复阅读的时候,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生命能量”正在流进身体。带着这些觉察,我可以更好地和我所珍视的价值和我努力想要去经验的事情去对话。当我可以看到我的“评判思维”就在我的“需要和价值思维”旁边的时候,我变得更清晰,我可以选择如何去做来更好地满足自己。
我和那位导师进行了对话,这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我还是通过分享我的感受,而非我的评判,来进行连结、理解,达成更稳定的合作。这确实很困难,但,并非不可能。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的评判给了我机会去找到我当下的需要和价值。这反过来让我可以生活在连结和慈悲之中。
敏儿说
最近一段时间,都处在慢性低落的情绪之中。
能感受到,什么也提不起精神,不想做分享,不想去想工作坊的事,连相关的讲座和书都懒得去看。我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我喜欢的事,为之热情的事呀。我想破头也不明白。
但我也没有特别地去批评这个状态,我只是让它慢慢地进行,我相信它迟早会过去。
不过同时我也没有去放纵自己的评判,而是很隐蔽地,所以感觉混混沌沌、不清不楚的,像浆糊一样捣不开,真的很难受。
现在,我想看着自己对自己的评判。
唉,人的能力天生就是有差别的。(言下之意,我能力就是比别人差、学习能力就是没别人强)--》 我珍视的---专业性、能力
我就是不能一点点地开始做起来呀,不想和人说话---》我珍视的---真正的沟通、感觉层面的沟通
我老是不及时回复别人的信息,太不尊重别人了 -----》我珍视的----彼此尊重、关心
人家的文章就是写得好,我就写不出来那么有条理、那么专业的文章 ----》我珍视的----专业性、能力、负责
我对地球另一端发生的事情,就是不那么关心,不那么牵动我呀,为什么人家都那么天下苍生为己任呢 ----》我珍视的----连结、相互关心、共享、完整、整体性
。。。。还能写出很多。
Last but not least, 两个体会
一、非暴力沟通不要求一定要和别人或自己和解
即,我的评判是自己不够有能力,但与自己的连结不意味着,一定要说服自己是有能力的。正如汤姆的例子里,他并没有要求自己一定要喜欢那位导师,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但连结的结果是,他可以在需要和价值的层面和那位导师进行沟通,来达到更好的合作。
二、“欣赏评判”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不管不顾地把自己的评判丢给对方
“欣赏评判秀”,是内在的过程,为的就是,可以不去用批评、指责和评判来“悲哀”地表达需要,而是在次之后,我们更有能力地从自己的需要和价值出发,更直接地表达它们,这样,让别人(或者自己)更加清晰地知道,可以如何来满足彼此的需要,而非接受批评。
因为我们都知道,“悲哀地表达”只能让结果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