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实习的第三个月,曾经看过的帖子变成现实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才发现真的年轻人应该给老人多一点关爱不应该是嘴上说说而已。
智能化的现在,医院并不是简单的排队挂号领药的流程了。就连一个简单的轮椅都已经挂上了共享的牌匾。在神内实习时,每天都会有几个老人来问我,这个轮椅怎么借呀?当我告诉他们要用手机扫码才能借,他们掏出老年机冲我尴尬的笑笑。科室里有且只有一台免费公共轮椅,他们往往得为了这一台轮椅来回询问很多次,什么时候这台才能轮到他们?
有一对老夫妻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年纪相较于科室其他患者不算太高,六十来岁。住院的是奶奶,这科室的患者大部分有眩晕的症状,和大部分一样,她也是。而她的老伴只有一个完整的腿,拄着拐杖,拿着预约的单子一次又一次的询问什么时候去?去哪里?问到初来乍到的我,我找到老师问清楚再给他解答。到了该去的时间,换药的我看见爷爷拄着拐杖在前面,生病的奶奶扶着爷爷的肩,夫妻俩一步步向前挪。我不清楚去另一栋楼的检查他们经历了多少挫折,但从在病房光是理解检查单就花费了不少时间,我知道这条检查之路他们走得不太容易。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有子女,也不清楚是不是怕子女担心还没和子女说自己住院。
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还是尽量别让年迈的父母在那里颤颤巍巍询问、对待检查手足无措……
图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