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产品”,这个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精髓,因为一切的一切资本都是在“他人需求”的档口下找到机会的。
Economics的核心是想要证明“市场价格”才是划分各类“产品或服务需求”的最有效机制,即谁出价高,那么代表他的需求性就越急迫,所以该产品或服务就应当供给他,否则就会出现“帕累托改进”的地方。
可是现实的情形往往导致“价格机制”不能够发挥功能,因为有“不完全市场”和“不完全合约”等情形阻碍了“价格”作为资源分配的利器。
那么,什么叫“不完全市场”?
我认为凡是不能够在市场上满足你各种需求的情形都属于“不完全市场”(Incomplete market)。
下例比较特殊,但是可以完全一般化到其他市场情形。设想,你喜欢一头母牛,你想要母牛成为你的人生“伴侣”(注意:这里的“伴侣”和后文的“配偶”都不是法律上界定的那种涵义),你一天不见这头母牛,你会像思念恋人一样思念她。
那既然作为一个市场需求方产生如此“特殊需求”,在一个市场化程度奇高的地方应当会出现一个专业的“供给方”——他们专门生产、喂养母牛,然后召集那些希望母牛成为其“配偶”的需求方前来出价,最后将这些母牛按照出价高低出售给她们未来的“配偶”。
很多人此时会说,现在市场上买卖母牛很多的,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定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当下市场上定价母牛的标准是“她的产奶量和繁殖力”,可是我们这里定价母牛的标准需要是“她的美貌性感和气质修炼”。
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为何当前没有出现这样一个“满足需求母牛作为其‘配偶’的市场”,毕竟有很多或潜在或显在的需求客户(他们已经不愿意“女性人类”作为其配偶了)。
这就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人会说:“我想要同时迎娶2个妻子,我想要所有拥有所有的财富等。”
像这样的“看似需求”的需求实际上是“不具备市场可能性的需求”。
中国语义下的法律明令禁止“一夫多妻制”而且也禁止“非法占有他人的所有物,其中包括财物”,所以此类的需求是不具备市场化可能性的,因为所有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都是建构在“法律共识”基础上的。
前面提及的情形,却是满足市场化情形的,因为我们已经明确说明了,将母牛作为“配偶”的需求并不需要像法律上规定的那样领取“结婚证”才算满足了,而是如何把母牛的定价标准从“产奶量和繁殖能力”变成为“美貌性感和修养气质”。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假定母牛“产奶量和繁殖能力”与“美貌性感和修养气质”不具有【高度的正向相关性】,否则有人会争论当下的母牛市场也是根据母牛“美貌性感和修养气质”来判定其“产奶量和繁殖力”的。
再举一个正常一点的例子,你想要去商场购买“饼干”,寻找到了一阵后,你终于找到了你心仪已久的“饼干”,你决定拿着那一盒“饼干”前往柜台结算。
那一盒“饼干”内含10片,定价为1元RMB,可当你站在柜台旁试图掏钱付账时,你尴尬地发现兜里只有5毛RMB,超市收银员遗憾地告诉你:“很抱歉,你不能够获得这盒‘饼干’”。
你对那盒“饼干”的痴恋程度已经到了最高,于是你还毫不气馁地返回原地去搜寻可能只有5片的同款“饼干”,毕竟你兜里只剩下5毛RMB。
搜寻的结果是,同款“饼干”只有10片装,你只能无可奈何地拖着失落的心情空手离去。
这个设想的情景应当是每个顾客都会遇到的,可是在一个资本主义发达的经济体里却出现了“不完全的市场”,有时候你只需要5片甚至1片饼干该款“饼干”,但你却购买不到你想要的,因为那个市场只提供给你“10片”装饼干。
其实这个系统留给顾客的空间依然不大,“价格机制”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的系统里发挥作用,可能其他类型的“非市场价格”——排队、腐败、血缘、关系等在防止“该类市场”的消失(也可以说“租值消散”)。
注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络:xiwangzhixing0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