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私塾书法
论吃,我们不仅是认真的,而且还有一套!
什么八大菜系、满汗全席、特色美食全不在话下,蒸的、煮的、炒的、钝的,只要你想吃,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
如果光论吃本身,那显然不是国人的特点,一定要赋予其文化内涵,吃起来才有学问。
比如大众最爱吃的饺子,来历就不简单。
饺子原名“娇耳”,是中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南阳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怎么办?这难不倒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回到家后,因医术高明,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大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
这就是为什么冬至、过年我们总要吃顿饺子!
食字旁怎么写?
要点有三:
第1笔撇稍长;
第2笔横钩不宜过大;
第3笔竖提要有力。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