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预警与决策》
听书名你就知道,它说的是军事史上的一件大事:
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
日本以不宣而战的方式,偷袭美国在太平洋最重要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给美方造成重大损失。
这个事件的戏剧性,至今都为人们津津乐道。
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美国在情报充足的情况下,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如果你是一位历史爱好者,相信你一定听过这样的传闻:
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早就破译了日本的密电码,早就知道对手要发动突袭。
各种谍战影视剧,更是告诉我们:
不光美国提前掌握了消息,中国的情报人员,也截获并破译了日本的电报,还把内容告诉了美国。
按理说,有了这么多警报,美国总该做好应战准备吧?
偏偏并没有,还是吃了大亏。
这种离奇的现象,引起了历史研究者的争论。
几乎每一部描写珍珠港事件的著作,都会提到这个“情报之谜”。
有一种阴谋论观点,甚至认为:
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是故意让日本偷袭得手的。
他要让日本“打疼”美国,这样才能说服国会和公众,心无旁骛地投入太平洋战争。
像这样的说法,当然太夸张了,但它的确反映了许多普通人的疑惑:
情报工作,明明给够了提前量,为什么高层决策还是出了差错呢?
“二战”刚结束,美国国会就组建了“珍珠港事件调查委员会”。
他们找到44位当事人,上至国务卿和海军上将,下到普通情报官员,问了7个月的话,整理出14000多页笔录。
根据这些笔录,委员会得出结论:
美国军方完全清楚,日本可能发动空袭。
但他们出现了“判断失误”,导致坐失良机。
需要为这项失误负责的,是整个决策系统,而不是哪个具体的个人。
这个结论,一听就是在和稀泥。
但在当时,美国还有许多更重要的问题要操心,顾不上翻这笔旧账。
到了1962年,美国国防部忽然又想起了这段往事。
他们找到著名的智库兰德公司,要他们花半年时间,重新研究珍珠港事件中的情报失误。
兰德公司让自己最优秀的分析师沃尔斯泰特,去承担这项工作,最终成果就是这本43万字的专著。
为什么美国军方在1962年,还要研究20年前的珍珠港事件呢?
答案是两个字:“冷战”。
我们都知道,美苏“冷战”的军事背景,是核大战。
一枚核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只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留给防御方的反应时间非常少。
要避免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遭遇核打击,必须做好情报工作,留出预警时间。
而珍珠港事件,是美国在现代战争中,最著名的预警失败案例,实在需要好好检讨。
沃尔斯泰特也没有辜负这项重托。
她通过细致入微的复盘,告诉所有人:
美国之所以会在珍珠港吃亏,不是因为情报不够多,而是筛选和分析做得不到位。
当时的美国军方,没能从形形色色的“噪音”情报中,识别出真正有价值的“信号”,最终的决策也因此出了大问题。
“噪音”情报就是会误导你错判局势的信息。
它的出现,有时是因为筛选不当,有时是源自心理偏见和部门利益,还有可能是来自对手的欺骗。
在这些“噪音”的影响下,决策者逐渐忘记了自己最重要的目标,也忘记了本方的弱点。
美国就是因为“噪音”情报的干扰,才遭遇了珍珠港的惨败。
再进一步讲,除了战争决策这样的国家大事,我们普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需要做决策,也需要搜集和分析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噪音”也是常有的事。
Information。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今天这个大数据时代,可是太重要了。
作者罗伯塔·沃尔斯泰特,是美国情报界的一位传奇女性,绰号“情报第一夫人”。
她从1948年起,就在兰德公司担任国防政策分析师,前后任职超过40年。
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总统曾经请沃尔斯泰特帮他判断苏联的动向,尼克松也请她讲过中东政策课。
另外,沃尔斯泰特还当过三所大学的教授,以及美国国防部的高级顾问。
而她的成名作,就是《珍珠港:预警与决策》。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国防部专门重印了这本书,试图借助沃尔斯泰特的框架,找出情报工作的疏漏。
由此可见,本书的确是一部历久弥新的经典,相信它也会让你大有收获。
距离珍珠港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70多年。
我们之所以还会对它津津乐道,是因为不同的人,能从中收获不同的教益。
军事专家看到了新技术的意义,政治学者看到了大国博弈,作者看到的则是信息的价值。
如何屏蔽“噪音”的干扰,找到真正重要的“信号”,做出理性决策,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大问题。
美国不是没有足够的技术手段,更不是没有人才,却被僵化的管理模式、先入为主的成见乃至欺骗信息的干扰困住了,以至于吞下苦果。
技术进步固然重要;但要把新技术用好,还必须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乃至心理状态,做出“升维”优化。
毕竟,使用技术的最终还是人。
这个道理,在AI时代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