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任务三:决策
(接上一篇)
二、制定决策的程序
在90%的情况下,一个好的决策可通过以下简单的程序而得到。这些步骤是:
1.对问题的精确界定
对问题背后的事实和根源进行追查研究。
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将现实存在的困难上升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最大的困难不是复杂性,也不是对于问题的错误界定。最大的陷阱就是看似对问题进行了正确的界定,但其实只是进行了不完整的或部分正确的界定,这往往是由于时间不够而造成过快地对问题完成了界定。
在界定一个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对问题的分类--
它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孤立的问题或特殊问题,它的解决方式应该是结合这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根本性问题则需要根本性的决策。它实际上到底涉及哪些方面呢?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花时间来回答它。
我们必须要花时间来回答它。在这一步花费时间是一项很合算的投资。
只有一种方法可以防范对问题的错误界定,那就是界定问题时必须依照所有刻意获得的事实进行反复核查。
如果一个问题的界定没有涵盖所有可以观察到的事实,那么它说明这个界定还不够全面。
2.详细界定此项决策必须满足的要求
第二个步骤就是要尽可能地指出这个决策所必须满足的要求。适用于第二步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才是正确的?
有两点特别重要:
第一,对于具体要求的界定不应着眼于必须满足的最高要求,相反,应该是最低要求。
第二,是关于妥协的应对方法。
这里有个陷阱,在决策中过早的考虑妥协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是对的?
而不是:什么最适合我们?什么可以接受?什么是最令人高兴的或是最容易的?最有利于我们实施的是什么?
在界定具体要求时必须提现这两个要点,并且界定决策应当带来的所谓“最低要求的理想状态”。
区分正确的和错误的妥协的能力是区分管理者称职与否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最低要求的理想状态”进行准确无误的界定。
3.找出所有备选方案
第三步是对备选方案的搜寻。
我们可能会犯两个错误:
第一错误,我们可能会满足于找到的第一个备选方案。
而有经验的管理者知道:总会有跟多的备选方案,因此他们强迫自己和下属不要立即停止寻找。
第二个错误就是,忽视当前的状态自然也是一种备选方案。
当前状态通常不是最好的,所以需要制定决策去改变,但并不总是这样。
4.分析每种备选方案的风险与后果及边界条件;
第四步是决策中劳动量最大的部分,需要对每个备选方案所包含的结果和风险进行系统、全面、仔细的分析。
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1)首先我们必须考虑公司愿意在每个备选方案上所花的时间长度,以及这个过程的可调整程度。
(2)重要的决策会涉及风险。因此,了解它可能涉及的风险类型是很重要的。
(3)必须为每个备选方案界定出所谓的边界条件。它们可以被称为假定或假设前提。
尽管在经过全面分析之后,仍然会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但是,我们只能对这些东西做出假定。
这些假定构成了每个备选方案的边界条件。
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正确的认定,而且还要记入文件,因为它们在判断以下问题时不可或缺:
是否某项决策在开始时时正确的,但由于环境的变化,却成了错误的。
如果某个边界条件发生了变化,这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5.做出决策
如果我们认真地采取了以上步骤的话,我们就必须并且能够做出决策了,因为我们为了这个决策已经做了一切力所能及的努力。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管理者身上经常会有的弱点。这样的人不适合管理工作。
有个建议:建议读者在所有决策分析都完成之后,找个机会听一听内心的声音。
做这件事的方式因人而异。
6.执行决策
大多数人相信:一个决策在它制定出来时也就算是决策过程结束了。但是,决策真正重要的部分只有在第6步和第7步之后才会出现。
第6步包括:
第一,确定并记录在执行决策过程中需要的重要措施;
我们必须准确制定出关键措施。通常只有很少。如果我们对执行及其结果感兴趣,就不要把这项工作交给组织中职位较低的管理者或者我们的下属。
在需要制定的措施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对以下这些问题的回答:
(1)谁应该参与执行?
(2)因此,应该把这项决策告知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
(3)谁需要何种类型的信息、工具和培训,以便他们可以理解这项决策(包括执行过程和相关后果),进而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4)我们打算怎么监督、检查和控制决策的执行?关于决策执行的报告需要如何准备?
第二,让每个措施都有一个负责人
必须明确责任。这意味着每一项措施必须分配到个人,而不是一个团队。这个人是否需要一个团队来实施此项措施,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第三,确定最终截止期限。
正确的时机是每一个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建议是设定比较紧张的截止日期。原因非常简单,每个截止日期都可以后延,但没有一个能够提前。
因此,第6步时行动计划:做什么,谁做,什么时候做。
行动计划必须保留。
7.建立反馈:跟进与后续行动
我们应该对决策及其执行进行监控。
有效的管理者会亲自检查进度,会持续的跟进,直到这项工作最终彻底的完成。
他们会亲自到场,和人们交谈;他们想亲眼看看进展,如果可能,还会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