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见老婆大人在写有关孩子方面的文章,我泼了两瓢冷水,一时兴起,写几句话,当个文章供大家讨伐。
养孩子,重在培养父母自己。
如今社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基本都是放在整个家庭的首位和重中之重。为啥呢?因为社会竞争压力很大,从小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很难有个好前程。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各个家庭都很重视,都是将最好的给孩子。
但是,培养孩子真的是只培养孩子就行了吗。为什么在培养孩子之前,各位家长不先培养自己呢?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孩子身上,把所有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把家庭甚至家族的一切优势资源都放在孩子身上,这对孩子的培养真的有利吗,我看未必是好事。
我个人觉得,与其培养孩子,不如先培养自己,自己培养成功了,孩子也不会差到那去。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何为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最基本的意思。最为重要的是,老师是用“德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这对孩子是终身受益的。试想一个品德高尚、“三观”红专的父母培养出道德败坏子女的机率能有多大呢。
所以,与其教育孩子爱国,不如在重大节假日时自己带着孩子去感受一下升国旗的庄严;与其教育孩子尽孝,不如自己回爷爷奶奶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与其教育孩子多友爱,不如夫妻和睦;与其对孩子说学习要刻苦要专心,不如自己在家放下手机好好读两本书;与其对孩子说业精于勤,不如自己多专研一下课题。
父母做什么,孩子自然跟着做;父母说什么,孩子自然跟着说;父母身正,孩子不会斜;父母积极向上,孩子不会有惰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教育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纲,纲举目张,孩子不正也会正。
其次,身心苦三分,意志强七分。
一个家庭或家族把优势资源都集中在孩子身上无可厚非,毕竟,现在的大家庭结构基本都是4:2:1,不给这唯一的宝贝疙瘩给谁呢。但是,孩子在家中是个“宝”到了社会上就是个“草”,不管你父母是谁,社会可不会惯着你。
大到国家法律、小到平民百姓,谁会把你家的“宝”当个“宝”呢。而今后的社会,孩子们拼的是什么呢?我看无外乎两点,一是血统,二是素养。血统吗就不必多说了,你不承认不行,这是现实,而且你还无力反抗。至于素养吗,虽然包括很多方面,但我个人认为意志力是最为关键的。今后社会的发展不管你是谁,都会遇到诸多不易,也会有很多的意外风险。
解决这些问题靠什么呢,我看靠的就是意志力。你认为你能行,敢于去做、去尝试,成功不一定离你近,但失败会离你远一点。你的意志力,会感染周围的人;你的意志力,会让你开动脑筋;你的意志力,会塑造你优秀的品格。有了坚强的意志力,凡事已成三分。
所以,孩子在小的时候多磨砺一下身心,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大益而无一害。
最后,优秀的父母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相信大家都明白,在此不再赘述。为什么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呢?原因只有一个,父母优秀未必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因为孩子能否优秀还需他(她)自身努力。
现在的学校教育注重素质教育,但我个人认为,对于公立教育而言,文化教育是基础是关键是根本。至于素质教育吗,呵呵,公立教育没有这个经费也没这个条件,与其不伦不类,不如一门心思的把文化教育搞上去。
那素质教育怎么办,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举措。那素质教育靠什么,就靠各位父母了。父母需要提供什么,一是“平台资源”,二是“钱”。虽然有点露骨,但这是现实,优秀的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好的平台资源,比如游学、各种团建活动、各种技能培养,孩子长大后还可以提供普通百姓想不到的机会。这对优秀孩子的培养起到基础作用。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父母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有了经济基础,培养孩子的外部环境才能有保障。
所以,优秀的父母在有了经济基础和平台资源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当然,这是必要条件,不能说是充分条件。那充分条件是什么呢?其实,笔者也不知道,大家自行讨论吧。
综上所述,在培养孩子方面,作为一名父亲,个人认为不要过多关注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言行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成功就是孩子的起点。孩子今后能否优秀,一看你的定位和标准,二看孩子自身有没有成功人士所共有的品质。别把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你成功,孩子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