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即将迎来低幼儿童开学,关于低幼期儿童的学习问题,众说纷纭。低幼期就是幼儿园和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
有的人认为低幼儿童学业轻松,不用着急,相对来说健康更重要,有的则认为虽然他们学习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并不简单,在健康的前提下,早点加入学习的氛围也至关重要。
确实,这个阶段主要以基础学习为主,数字,拼音,识字,以及好习惯的养成。笔者认为,这些看似简单轻松的内容,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很轻松的。想想我们上学时,是不是每门功课都要学习,学过的字不认识,是不是要不断的抄写练习。虽然简单,考试时仍然有人考的好有人考的不好。用心和不用心,差别还是很大的。
有的孩子早熟,有的晚熟,有的开窍较晚,有的悟性高,我们要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待他体会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时,他便知道努力学习。家长用心呵护孩子的心灵,培养他的好习惯,静待花开。
有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学习不佳,对学习没兴趣,看到别人家孩子非常优秀,就开始焦虑起来,各种报班,各种辅导,对孩子非常严厉甚至吼叫打骂。
虽然严格有好处,我并不反对,但是我们更应该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会学习的方法,而不急于找到答案,培养其悟性。
我们对孩子施压,孩子在压力下反而表现更加不好,我们就更加愤怒,孩子记住的可能只是不好的心理感受,他花费了更多精力用来反抗,用来学习知识的精力被占据了。他学习的发心可能是恐惧,而不是出于对自身不足形成的上进心。
孩子虽然服从了家长的权威,但是学习的效果并不好,或许以后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打仗就成了常态。
错误的方法真心得不到好的结果,其实我们更应该多多鼓励引导孩子,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当他体验到,学习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一定能学好。
笔者小时候是非常爱学习的孩子,老师留的作业一定按时完成,从没有缺席过。有一次小测验,全班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一气之下让全班同学抄写生字表,每个字写一行,我记得当时写到深夜,晚饭都顾不上吃。爸爸妈妈都很心疼,担心我累坏了,但还是拗不过我。
第二天我交上了作业,只有我一个人全部完成。此后,我的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但是到了初三住校,我的成绩反而下滑了,因为不适应住校生活。更加喜欢一个人一间房独自学习钻研。晚上自习和那么多人在一起,我就不能集中注意力,效率很低。白天学的内容晚自习经常研究很久也不明白,又不好意思问老师,大家一起自习一起回宿舍睡觉,没有了独处的时间,我就会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以前,我习惯一个人把老师讲的知识点吃透,转变成自己的东西消化掉,晚自习住校后,由于学习效率低,很多知识点还没有消化,老师就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结果这样的问题越积越多,以致新学习的内容跟不上,因为新内容和之前内容有关联,之前内容没吃透,新学内容就会很吃力。
债越积越多,所以成绩也悄悄下滑,虽然有之前的底子,但是后劲不足。不能适应集体生活,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他充分的独处时间,家长帮助他创造学习的环境,并在平时多引导与老师和同学建立联系。
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庭教育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我们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童年时候,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对孩子的终身成长非常重要。
我们希望孩子上重点学校,花钱上私立学校,想把最好的给他,但最最重要的是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成绩只是在外的东西,花钱办事是最简单的,但有些东西花钱买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