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知蜜读876】 2018/05/09 星期三 荐书蜜友:马上有钱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侵权删)
小拍在学校的主课最近学到了建筑板块,除了了解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建筑之外,他们还需要在学校的农庄上建一个真正的小房子(据说是个凉亭),需要一些家长帮忙。
我这个手残星人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也被小拍要求友情出席一下,这里表扬一下拍爸同学,那可是脱了鞋子,在广州的凄风苦雨中光脚下地真干啊。
1
大家热火朝天干了半天,雨越来越大,就在旁边的亭子里避雨,有位同学发现,旁边的水池里有好多蝌蚪,就拿了不知从哪弄来的塑料盒捞了几个起来。
一旁的同学们看了可不得了,都兴奋地大叫着也要去捞,可手头没有工具,小拍就跑来问爸爸,爸爸说车上有矿泉水,小拍就说要去车上拿。
我一听脑袋就大了,为了弄个矿泉水瓶捞蝌蚪,要专门跑去停车场,还要把矿泉水拿出来喝光,实在太麻烦,再说这么多孩子别人也没工具捞啊,你搞什么特殊。
唉,都9岁多的孩子了,怎么还怎么幼稚呢,捞蝌蚪不是两三岁小孩才喜欢干的吗?
这一连串的想法在我脑子里乱窜,我能感觉到,似乎有股强烈的气流憋在我喉咙口,随时准备喷涌而出。
不过读了这么多书,上了这么多课,也是身经百战的三宝妈了,可不能轻易破功,我尽量忍住不发作。
如果是我们带着她一个人在外面,估计我又开始评判她,并试图说服她,“这是小孩子干的,我们看看就行了,捞起来也没什么用”。
可看到她身边的同龄孩子们,个个都围着水池,想着要去找什么容器来捞,这是怎样一副生机勃勃,让人艳羡的画面。
我忽然意识到,9岁多也是小孩子,对大自然的一切充满欣喜,充满好奇,这难道不是一个孩子正常的需求吗?
为什么我要给她下“幼稚,不懂事”的判断呢。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个大人,想去捞蝌蚪来玩,我们是不是该羡慕他有童心,而不是讥笑他“幼稚”、“无聊”。
我发现,对于9岁多的孩子究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接纳线是不同的,即使是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情形下,我们的接纳度也不同。
2
想起有天在小区楼下遛娃,碰到一个相熟的爸爸,他的老大今年上五年级了,正在旁边滑梯那跟一帮小小孩玩得高兴。
爸爸叫他也不肯回去,爸爸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说,“你看我家这个哥哥,怎么好像永远长不大似的,总跟小孩子玩这些无聊的东西,浪费时间”。
一旁的我笑了笑安慰她,我家老大也一样,三年级了还看我给妹妹买的绘本,布书,你家这样多好啊,还能帮着带老二,陪老二一起玩,我求之不得啊。
转念一想,如果早上在农庄,是宁宁想捞蝌蚪,然后小拍也觉得捞蝌蚪好玩,就带着妹妹一起捞蝌蚪。
想象她俩一起捞蝌蚪兴致勃勃,岁月静好的样子,我还会评判捞蝌蚪是小宝宝才喜欢干的,你都三年级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吗?
我心里升起的一定是,姐姐真懂事,愿意帮我带着妹妹一起玩,让我这妈当得轻松愉快。
写到这里,忽然有些脸红,同样是孩子要捞蝌蚪这件事,因为情境不同,我竟然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简单来说,我赞同的,对我有利的就是好的,应该的;而我反对的,对我不利的就是坏的,不应该的,以这样的评价标准来断定孩子的行为,我也是活脱脱巨婴一个啊。
生活中,当孩子出现了我们无法接纳的行为,我们只要坦诚地就事论事, 跟孩子说明这件事给自己造成了什么影响,让我们有什么感受就好了。
但太多的时候,我们做不到,我们习惯性地去评价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他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结果常常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让亲子关系陷入僵局。
比如,有时候我从外面回来,一进家门,宁宁就跑过来,边跑边奶声奶气地喊着,“妈妈抱,妈妈抱”,我蹲下身子一把就把她抱起来了,后面的小lisa也尖叫着“姆~妈”“姆~妈”,奋力地要爬到门边来,我赶紧又蹲下去抱这个更小的。
从房间里冲出来的小拍看到我左手一个,右手一个,脸上立马晴转阴,“哼,不可以先抱她们,要先抱我”。
头几次面临这种情形,我都试着先解释,“你是姐姐嘛,干嘛要跟他们计较,先抱谁后抱谁都是一样的”。
如果还不领情我就会责怪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妈妈就先抱了妹妹你就生气,lisa和宁宁抢妈妈抱还差不多,你都9岁了怎么还抢,妈妈单独抱你那么多年,知道吗”?
这样说的结果可想而知,要么是姐妹几个厮打在一起,进入你争我抢,你喊我叫的战斗模式,要么是她一个人气呼呼地跑回房间的冷战模式。
3
这样的情景发生了几次后,有天碰到楼上的明明妈,她家也是三娃,我忍不住跟她求教,结果人家来一句,“我们家姐姐11岁了还不是一样”。
我问那你怎么办,她笑笑说,凉拌,不过甭管9岁还是11岁,都还是孩子嘛,多理解就好了。
简单一句话,仿佛一语点醒梦中人,人家11岁的孩子也是一样跟弟弟妹妹抢妈妈的,为什么我就要求9岁的她要“懂事”,不应该跟妹妹抢呢。
后来,我找了个机会跟小拍坦诚我的难处,“妈妈从外面回来,你们三个都想让妈妈先抱,我觉得很为难”。
“哼,我每次出来都看见你抱着宁宁”。
“因为宁宁就在客厅,她跑得飞快,一下子就冲到我面前了,让我不理她,妈妈觉得很难做到,我只能是谁先跑到妈妈面前就抱谁了”。
“我在房间写作业,肯定没有她在外面跑得快”。
“恩,你想让妈妈先抱你”,我尝试倾听她的需求。
“那就按先后顺序,每个人只能抱1分钟,然后就轮到下一个”。
“恩,这是个好办法”。
当我愿意诚实地和孩子坦诚我的弱点,表达我的感受,并愿意倾听的需求,而不去设定她应该如何如何,解决方法就会自然地浮出水面。
从小到大,我们听了太多的“应该”。
看蚂蚁,玩泥巴那是幼儿园孩子才喜欢的,长大了,就不应该再做这些事;
上学了,就应该背起双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工作了,就应该好好上班,努力赚钱,买房买车。
三十多岁了,就应该找个人嫁了,别挑三拣四,成了没人要的老姑娘。
人生没有按照这些“应该”一步步发生,那就是人生失败。
我不是说这些“应该”本身有什么错,我只是想,如果没做到,并不代表生活就一定不如意。
孩子就是孩子,没有什么是他们“应该”喜欢的,或者“应该”不喜欢的。
“外面下着雨,妈妈不想去停车场拿矿泉水瓶”。
“我跟心心借把伞,你把车钥匙给我,我自己去车上拿”。
两个小姑娘打着伞,很快从水池里捞起了好几只蝌蚪,透过矿泉水瓶,看到她们那兴奋地发亮的眼睛,一旁的我暗自庆幸,这一次,我终于咽下了那句“应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