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在《致女儿书》里写到: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王朔成长于军人家庭,父亲给他留下的印象是严格与暴力。他说:“我父亲打我的时候,一直打我打到他打不动。”
这是当年部队大院流行的教育方式。马未都也聊过这个问题:那时候哪家不打孩子,都打!别人劝架不是说你别打了,而是“打两下就行了”。
王朔把这种教育方式,称为最普遍的“家庭暴力”。这种家庭教育很悲壮,“我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现在恨我没关系,只要你有出息以后会感激我的。”
在“我为你好”的管教中,父母的感受是主体,他们只愿意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孩子的情感常常被忽略。
对于母亲,王朔认为她的字典里根本没有“爱”:“那是我妈理解范围之外的事,要一个孩子永远正确就是她的爱。”
“特别怕像奶奶一样,你也知道,她还活着,我也对她充满感情,可我们在一起就像生人一样。”
人到中年,念念不忘的还是与父母之间,只有道义和责任,没有亲密与爱。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无视孩子内心需要的严厉教育,不能让一个人更快成长,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
童年缺爱的人,容易在潜意识里拒绝长大,终其一生寻找那缺失的无条件的童年之爱。
父母与子女,慢慢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心里有情,嘴上无话,是很多家庭的常态。
血浓于水,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无奈。塑造亲密关系的,不是血缘,而是尊重与认可。
有些父母眼里的坏,不是天性顽劣,而是缺乏包容与认可。这常常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孩子越拧巴,父母越用力教育,然后孩子更拧巴了。一个拥抱就能解决的问题,却要用一万句话去伤害,是常犯的错。
慈爱是一片土壤、一个港湾,包容孩子的阴暗、不堪、愤怒与失态。处于这种强大的安全感中,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事。
所谓成功,就是知足。人心里不缺爱、不自卑、不沮丧,不需要非去证明什么,就从容于生命,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