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见有老板说,希望公司里人才可以多元化,这样可以取长补短,百花齐放,乍一听,似乎有些道理。
其实老板的想法是,用生态链的理念进行公司人才组合,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优势互补之外,还具有更深层次的用意,比如公司里不能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事佬,得有敢说真话的人;针对社会险恶的外部环境,得有“以毒攻毒”的人;甚至说,不能光有老实人、埋头做事的人,还得有工于心计,善于用人的城府深沉之人。
仔细想想,老板是引入了丛林法则,让公司里的人才自行博弈,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利用进化论的优胜劣汰原理来管理团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老板为了避免员工抱团取暖,形成同盟,实现与老板对抗的局面,会在组织内利用制衡原理瓦解员工之间的默契,特别是针对中层管理团队,会让爱说真话的,制约偷奸耍滑的;让城府深的,在职权上稍微略胜其他人一筹,利用的就是城府深的人一般诡计多端,善于筹划筹谋的特点。
但这样真的好吗?
举一个例子,经济学中著名的”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其实说的就是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关系,因为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话,市场在面对外部性、垄断、公共物品等方面会”失灵“,因此需要政府干预。
比如电力、交通等公共设施,因为属于公共物品,无法向个体收费,就需要政府出面运作,再比如,为了防止垄断,政府会在行业进出门槛上放开,让市场充分竞争。
再回过来看老板的这种管理思路,如果放任各类人才自由博弈,那么必然会出现以下两点明显的弊端。
1. 食物链斗争的最后,不一定利于公司。
说直白点,个人博弈的结果,好人不一定能胜出,这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核心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如果将这个理论放在人文环境中,道理亦然。
说简单点,在职场中,如果你总是说真话,必然会遭到大家的抵制,因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会觉得你的言论威胁到了他们的存在,比如你看不惯某人媚上欺下,见不得某人混淆视听,讨厌某人八面玲珑。。。。。。
然后你试图戳穿这一切,结果往往最后受伤的是自己。比如当你向老板直陈,希望公司可以将某人降职或至少看穿其伎俩,老板却觉得你搬弄是非,心胸狭窄,不能委以重任。
而事后这些人不知道是从哪里知晓,原来是你在从中作梗,便会联合起来对付你。而其他员工也会觉得你喜欢向老板打小报告,也对你退避三舍,有所防备。
所以任由众人在现有环境下自行博弈,结果往往是好人受伤。
可以想象的是,长此以往,敢于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集体沉默的结果就是,会助长这种不正之风,企业的氛围乌烟瘴气.
2. 磨合成本、沟通成本太大(价值观的多样化导致)
公司里人才越是多样化,价值观的冲突和矛盾越明显, 虽然说很多公司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先不说员工是否认同,企业文化与个人价值观相比较而言,前者往往比较脆弱,真正主宰员工行为,特别是内在动机的,永远是后者。
比如在做事情时,有些员工希望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追求卓越,但有些就比较佛系,认为差不多就得了,干嘛那么较真;在公司征求大家意见和建议时,有些觉得最好不要提真正的问题所在,免得得罪一帮人,而有些”天真派”就认为既然公司诚意改革,就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不管得罪谁。
诸如此类,在职场中还有很多,由于彼此的价值观不同,那么在日常的工作行为中就会表现的淋漓尽致,导致矛盾不断,冲突不止,表面看是个人意见不统一,实质是每个人都有其根深蒂固的三观所致。
尤其是管理团队,如果大家的价值观差异较大,团队凝聚力必然出问题,试想下,一个搭台,一个拆台,老板还要从中调和,这种内耗严重影响公司发展。
在彼此价值观不同的情况下,老板距离甲近,那么乙自然会觉得自己与老板之间的距离,变远了,即使老板并没有刻意为之,正所谓,亲小人远君子,老板亲近小人,君子便不愿与老板为伍了,这便是价值观的排他性。
有人或许会说,老板为什么不招聘价值观一样的人呢,从现实角度出发,一是寻找价值观一样的,必然会缩窄招聘范围,二是有些人的价值观,是深藏不漏的,或者说是多元的,老板也不好识别。
就如同大家说的那样,这些人在老板跟前一套,背后又是一套,老板一般又都是极其自信,觉得自己的眼光没问题。这直接导致了这些“变色龙”潜伏多年,老板全然察觉不到,当然,员工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大家集体缄默不语,谁也不愿意拆穿其真实面目。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老板既然想利用人才多元化带来的好处,那么必然要面对其带来的负面性,最起码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免事态发展到自己不可控的局面。
小职场,大社会,更多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职场红与黑(zhichanghongyuh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