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
上周末回家,看到这本我两年前买的书《无声告白》,由于回公司只买到普快火车,4个多小时呢,就索性把这本书带上,刚好在车上打发下时间,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想和大家分享下我的感受。
我一直觉得一本书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书名和开头。“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这是《无声告白》的开篇,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引起我的兴趣,让我心里产生无数疑问,所以我要带着疑问看书找答案。
本书通过对莉迪亚死亡展开调查,描述一个混血家庭在那个时代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莉迪亚出生在一个混血家庭,她的父亲李教授从小随着莉迪亚爷爷移居美国,当然他的爷爷是一个身处底层阶级的修理工。由于那时候移民很少,再加上李教授肤色等外在原因让他不管走到哪都被当成“异类”,他最想要融入人群。她的母亲玛丽琳从小成绩优异,她渴望自己的人生能够与众不同。他们被彼此吸引走到一起。婚后,玛丽琳放弃自己的学业和梦想,专职在家带孩子,但是她放不下自己的梦想,把所有的希望放在莉迪亚身上,希望女儿能完成自己的梦想,赢得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也正是这种希望,最终压垮了莉迪亚,走向死亡……
文章有好几场很打动我:
1.当玛丽琳回家处理母亲葬礼,发现母亲的一生只留下一本烹饪书,她愤怒于母亲渺茫的一生,想到自己这一生只能这样平淡的过一生而难过,她站在雨中,不断地发誓“我绝不能活的向她那样”。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她这些年的隐忍,她本来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女性,为了爱情,为了婚姻,为了家庭放弃了太多,这个场景作者描述的特别细致,真的会让读者有一种心碎的感觉。
2.当玛丽琳发现丈夫出轨,丈夫离家出走回来后,他们没有埋怨甚至是恶言相对,而是都说我还以为你离开了。真的让我特别感动,不管是再相爱的夫妻和情侣,这一生的陪伴中,都会经历大大小小的磨难,你在就好,所有的风风雨雨我们一起经历,相扶到老。
3.莉迪亚的妹妹汉娜在家里像旁观者一般,也只有她最清楚每个人的痛苦和感受。
4.莉迪亚对汉斯独特的情感依赖(想了很久,没想到合适的词),自莉迪亚掉入水中,汉斯救了她,她醒了后说别松手,她把汉斯当做自己的唯一情感依靠,每个人都对她有期待,她喘不过气,她只能向汉斯倾诉,以至于得知汉斯要上大学时,她是那么痛苦,甚至藏起了哥哥的录取通知书。
看完这本书,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本书叫《无声告白》,直到看到几个很小的字——献给我的家人,我才明白:这本书其实是莉迪亚对家人无声告白,当她发现爸爸看到她给朋友打电话很开心,为了让爸爸开心,满足爸爸的期待——融入人群,她经常拿着电话装作在和朋友聊天;当她的妈妈离家出走回来,为了让妈妈开心,也为了让妈妈能够留下,她开始背负着妈妈的所有期待,为了让哥哥生气(其实也是爱),她故意和哥哥的“敌人”在一起……她没有用语言去表达对家人的爱,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传达了所有的在意和爱,直到最后,她发现一切都错了,当她站在船上,她想要把一切拉回正轨,她走入水中,对她而言,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探索,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条路太长,但不要迷失自己。当然也不要放弃找寻。
关于这本书,感受真的太多太多,但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太有限,只能分享这么多。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