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今早阅读了本书上篇的第八章内容——“现代化有没有可能在中国诞生”。要点如下:
回顾中国几百年历史,人们常常会扼腕痛惜:为什么现代化没有在中国诞生?这不仅让中国人惋惜,也让了解中国历史的许多外国人困惑不解——比如李约瑟的那个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为什么现代科学技术没有最先在中国诞生?
西方近代的发展史从文艺复兴开始,多才多艺的人被成为文艺复兴人。其实,中国历史上也有这么一位文艺复兴人:
他在物理学、数学、地理、地质、天文、医学、化学、农学、气象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在当时都是领先世界的,他不仅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工程师、发明家、实践家,还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家。即使和文艺复兴人达.芬奇,或者美国的富兰克林相比,此人也毫不逊色。
这个人生活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500年的中国,他就是宋朝的沈括。他所生活的时代恰恰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这个时期,士大夫重视当世的修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现了一系列了不起的文学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改革家。而且,在航海领域,到了郑和时代,技术已经足够让船队航行至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可以想象,在当时现代科学已经有可能,也最有可能在中国发生。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究其原因,正当西方的文艺复兴后大航海轰轰烈烈展开之时,宋朝初期的新儒学却在一两百年之后转向新儒学的另一支——宋明理学,让中国转而进入一个保守的思想禁锢的时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不再像王安石时代包括天文历史地理经济,而是仅仅集中于考察古典。
而且,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的同时,明朝的中国则宣布了禁海锁国。
不仅明朝的中国失去了进入现代化的机会,清朝时几位有远大抱负的皇帝在融入经济和科技领域的机会面前,也同样无所作为——理由很简单,当时的中国(不包括饱受外国欺凌的晚清),从上到下都认为中国最强,是世界的中心。
回到本章开篇的那个问题——为什么现代化没有在中国最先诞生?
作者认为,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事实就是,现代化的3.0科技文明不可能在中国诞生。
如前文所述,3.0科技文明诞生的最根本原因是大西洋经济的形成,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几乎无政府状态下发展起来的自由市场经济。
这种经济体制和以往任何文明、国家所诞生的经济体制都截然不同——因为私人资本在其中所起的核心作用,以及有限政府的保障作用(前几章中已经阐述)。
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是当时的中国都不具备的条件,其中最关键的是不具备自由市场经济条件,政府无法不扮演主导作用。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政府也在努力进行改善,如减少政府各种行政许可权限、实施负面清单等。
还有一点:当年西方能够意外发现美洲,初衷其实是为了找到中国,而中国作为当时最发达的文明中心,根本没有任何探索西方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