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冼足已,敷座而坐。
《金刚经》原本为长篇连贯经文,是梁朝昭明太子萧统将其分作三十二分则,并为各段补充上浓缩精要的副标题,这样就更容易传播理解了。
法会因由分前面部份交待了法会的事因缘,即谓因时因地因人三因,也就是开会时间地点人物,是为通序。尔时开始的后面部份则为别序,讲此次讲经之缘起。但作为第一义谛的大乘妙法经典,《金刚经》这段开篇就和其他佛经有大的区别,这就要深入去思考真实义了。
首先这则经文很朴实,佛祖描述的就是一平常修行者,但其他佛经基本不是这样,开篇一定会描述佛及与会菩萨的神通。与会一千二百多人,也就现在中型会议的规模,没有扩音设备,勉强也是能开的。但如《涅盘经》就说“与大比丘八十亿百千人俱”,没看错,是八十亿人,会场是一个叫“拘尸那国(又名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的娑罗双树间”的地方,这…。所以说《金刚经》是超越宗教性的,不是偶像崇拜,不说神通灵验,是真正阐释佛陀想要告诉众生的大道至理,佛也是要吃饭,走路也不是歩歩生莲,也会粘泥,回来还是要洗脚的。
第二是修行要谦卑精进,所谓“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生命”,不单是求,而是乞,大比丘的意译就是乞士。佛吃饭没有供养,而是入城乞食。要获得智慧,了悟大道,就要自己求索,不是拜拜,找到上师加持就可以了。“佛不渡人,唯己自渡”,佛只给你指引。
第三,如如而作,如如而去。到饭点,穿好衣服拿上钵,到城里依次化缘,回来吃好,收拾好衣服石钵,整理好座位,坐好开始说法。佛想告诉我们的应是:平常心是道,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所以说佛法是世间法,六祖有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或者出世与世间一如不二,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如果按西方的思维方式,原初的佛教就不是宗教,或者说是无神教,他没有绝对的,超自然的神,佛就是世间人,只是他悟了大道而己。当然按中国的思维,《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只要修行大道就是教,又有法祖敬宗就是宗教,不管有神没神,是一神还是多神。
无戒90写作成长营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