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客观的分析一下跑步软件用户的实际情况。拿悦跑圈来说吧,他是个平台同时也是一个筛选的工具,也就是说在悦跑圈活跃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都是跑步的,听起来和废话差不多,你悦跑圈里面不是跑步的还能是什么?但我还得必须说一遍,因为我说的重点是筛选。
对于悦跑圈来说,首先不跑步的几乎不会关注它,再有那些认为跑步时髦或心血来潮,下载后跑了几天图个新鲜,新鲜劲儿一过就不跑了的也不在少数,再有就是下了很大决定开始跑步,在悦跑圈活跃了一段时间,可由于策略方法不当造成身心伤害,从此告别跑坛的也大有人在。
说到这,有兴趣的跑友可以看下悦跑圈的同城跑友,我们就看一个参数:上次登录时间,就这一个数据就可以大致估算出在自己的同城跑友经常活跃的跑友数量的大概比例,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呼和浩特(内蒙古首府)的跑友,目前一周之内活跃的跑友数量不足百分之二十。说到这大家注意这么一个问题,这说得是注册了账号的,至于没注册账号默默的每天在跑的也有,可对于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说人数不多,至于二三十天,一两个月半年的……冷不丁来个“诈尸跑”的人,跑步界对这样的跑友就是“横眉冷对”
通过以上的理性客观的大致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问题:第一:悦跑圈用户大约有3000万,(网上的数据)相对于中国十五六亿人来说占比说多少?可以自己计算一下,再有就是把咕咚、keep、等等这些软件的用户数量都算上最多也就一个亿,那1/15是多少?第二:能持续跑下去(一周跑个两三次)的人,再有能跑马拉松的人相对来说就更少了。
有个现象大家发现没?如果你不是定期的去参加同城的跑团活动,在你自己经常跑步的地方,你身边一起跑步的多吗?反正我目前在我经常跑步的公园,跑了六七年了,如果不是通过悦跑圈,我可能就是孤家寡人一个,因为有了悦跑圈,我在这个公园认识了不到五个跑友。你发现你身边的同学、朋友、同事,有跑步习惯的有多少?是不是一起喝酒的一抓一大把,想找个一起跑步的很不容易。
说到这本人也非常绝望的意识到这么一个事情:在一个城市的各个公园里跑步锻炼的跑友阵容与跳广场舞健身的大妈阵容想要叫板我预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没有什么希望啦!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一些实事:目前为止在中国跑步的人还属于小众群体,小到什么程度呢?如果现在有1亿人每天都跑步,那它的比例也就是1/15(当然十五亿的人包括所有人了,连小孩老人也包括了,所以只是大致估算)具体是多少?你一秒钟就可以算出来的。刚说的是每天都跑的,现实情况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持续的跑(一般一周跑上两三天的)那这个比例就更低了,至于能跑马拉松的人那比例是多少?有兴趣的找个线下马拉松赛事统计的半马全马人数估算一下吧。
接着我再给大家说一个现象,特别是那些刚跑步没多久的跑友们,刚开始跑步,下载了个跑步软件,点击进入界面,什么感受呢?你会发现谁都比你跑得快比你跑得好,今天你看到老王发了一条刷半马的动态,明天你又发现老宋发了一条刷全马的动态。最后你有这种感觉全世界就我自己是个“跑渣”,满天飞舞的都是“跑神”!
其实你在悦跑圈等各种软件看到的似乎都比你能跑都比你快,总感觉自己low逼,放眼望去都是大神这种感觉—在心理学现象称为:幸存者偏差,另译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谬误”而不是“偏差”),意思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这东西的别名有很多,比如“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
只要你能持续跑下去,单从有意识的重视身心健康这个角度来讲,你率先走在了全国人民保守估计大约十亿人的前列了,(为什么说十亿左右呢?广场舞大妈这个庞大的阵容,去健身房的户外骑行的还有咱们跑步的都算有意识的重视健康,粗略的算下5亿吧)这难道不算一个壮举吗?
我们要明白各种平台上的用户都是帅选出来的结果,这就好比盖了一座寺庙必然有来念经的和尚,后来的新和尚总感觉寺院里个个都是大师兄再不就是方丈主持,好像满寺院都是得道高僧,就自己还是个小沙弥,可他自己没意识到“贪恋红尘”没出家的多的去了。
现在我一本正经的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你只要持续的跑下去,根本不讲什么跑多快,你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你不但改变了自己,你也是全国人民的领跑人,以后跑步的人会越来越多,你的持续让你也成为后来者的前辈成为他们的大神。千万别被幸存者偏差给误导了,特别是初跑的兄弟姐妹们,如果真受不了他们的“诱惑”,干脆来点简单粗暴的方法—盲跑!我们要做的就是有点儿耐心给自己点儿时间终有一天你也是后来者的神!
时刻告诉自己在跑界只要能持续跑下去自己注定就是先驱者,急功冒进那只能做“先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