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吟山(原创,未经许可转载必究)
小时候的海,离家很近,只有四公里。
那时的假日里,走着走着,就到了海边。
赶海是经常的事儿,小小年纪也不怕累,泥螺,沙蟹,海瓜子……
那时的小女孩也不怕晒,赶海回来就成了花花脸。
糊上了海泥的部位白,其他部位被晒黑。现在想想,要晒出个包公般的月牙黑脸,也是不难。
十四岁离了家,读书,工作……无论走到多远,总常忆那片海,还有赶海的那个小女孩。
几十年过去,发现那海离家已经很远了,就像记忆中的童年,正渐行渐远。
前两天,老同学相约去海边野餐,从家出发到海边,已是十多公里的路程了。
沧海已成了桑田。
曾于2000年去到荷兰,看到大片低于海平面的良田,惊叹于这个国家筑堤排水围海造田工程的伟大。
其实,老家的围海造田的历史,远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以前,有文字记载的大规模筑塘则始于宋庆历七年(1047)。比荷兰还要早三百年。
此后的近千年中,人民寸土斗汗,艰苦创业,陆续修建480公里海塘,围垦出664平方公里土地,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海岸线北移的速度更快了。沧海终成桑田。
我感叹于人民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虽然现在出于环境考虑,政府喊停了围海造田工程,但我也有幸见证了沧海桑田的伟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