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三那年,学院里招了几个从普通二本考过来的研究生,后来接触才发现,他们的试验水平真的是差啊,经打听,他们来自某考研基地,大学四年,就主攻那四门考研课程了,其它什么都没学会。
从那个时候,我便深刻的体验到了国内大学的等级存在。在我走上工作岗位后,这种差距似乎越拉越大。高校鄙视链也就此产生了,我想,很多人都有类似体验吧。要说呢,这种鄙视链多少会带着些戏谑和不服气的心理。这和江湖门派的“踢馆”行为并无二致。
当年,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就在以殷天正为首的明教即将落败时,张无忌杀了出来,以一己之力连挫六大门派,这就是江湖中经常发生的踢馆行为,要想守住自己的“光明顶”,没点实力怎么行呢?
江湖流派众多,比如峨眉、崆峒、青城甚至少林,为何经常发生这种“踢馆”行为呢?说白了,就是彼此都不服气,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所以,踢馆就是一种必然了。一个江湖派别的兴起,必然是伴随着踢馆而来。你不踢馆,别人又怎么会知道你的派别实力呢?说到底,这就是江湖鄙视链。
鄙视链在各行各业均存在,目前吵得比较热闹的就是高校鄙视链,多数人的共识是985强于211,211强于一本,一本强于二本,二本强于三本及专科。在每个阶梯内部,也是乐此不疲的争论,比如985,除了清北是龙头老大,这第三到底是谁?上海交大?浙大?中科大?五到十名,怎么排?南大和武大谁排前面?复旦放哪里?
在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个别省的人民总是默默的躲在一边......
要说这种争论,其实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这事儿,得从百家争鸣说起。
最早的学术鄙视链
春秋战国是一个有意思的年代,自从周王室官学衰微,私学兴盛后,各家流派迭起,先后出现了一百多家门派,比较著名的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杂家等。这个时候的门派,仍处于“草莽”阶段,各家交集不多,所以“争鸣”之事还谈不上。
那么,“踢馆”是从何时开始的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地方-----稷下学宫。
世界上第一所高等学府,不是中国的太学,更不是欧洲的大学,而是来自战国的稷下学宫。它设立于齐威王早期,存世时间约150年,由齐国出钱、出地方,只要你有才,均可以在里面开班授课。
本质上来讲,稷下学宫更像是一种打擂台。他们就干两件事-----平时讲课、闲时辩论。随着各个流派的到来,踢馆行为便上演了。
举个例子,法家讲究按规矩办事,管你什么皇亲国戚,管你是杀人还是马路边小便,犯规了就得罚你;儒家就说了,哥儿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好残暴啊;墨家就站出来了,咱大家都是平等的,互助友爱,不是很好吗?......老子最后总结发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无为无不为,你们争什么争,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切随它去吧......
口才不好的,怕是三言两语就被人说的无地自容了。若是韩非子上台讲课,迎接他的,十有八九是烂菜叶子。
这就是最早的涉及高等学府的鄙视链,后来,这东西又发生了进一步的演变。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对于人才,历朝历代格外重视,两汉施行的是举孝廉,魏晋南北朝则是九品中正制。说来说去,就没有一个能让天下人信服的考核机制,本质上还是门阀控制人才的选用。后来,隋文帝弄出一个科举制,无论什么样的人才,都要科举。
既然有了考试制度,学什么,在哪里学?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监)便承载了这一职能。
太学最早出现在两汉时期,但是到了隋唐时代才开始发扬光大,招生人数急速上升。到了唐朝,万国来朝,相应的,里面也招了很多留学生。说句题外话,那个年代来华的留学生必须会说汉语,如果你不会,是无法进入太学深造的,也就是说,连被人鄙视的资格都没有。比如出身日本贵族的橘逸势,书法写的非常好,来到大唐后想入读太学,可是汉语不行,直接被拒,毕竟,那个时代没有学伴,连官员都要学习关陇方言。
什么样的人可以入读太学呢?
这里面就牵扯出一个身份鄙视链了。
唐朝的太学,主要分六个专业方向,分别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法学。前面三个,能否入读的一个关键条件就是家庭出身,要求家族成员必须是不低于三品、五品、七品。所以这三个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算是趾高气扬了,尤以国子学的为甚。
唐代设两京,以至于最高学府太学也在长安、洛阳分设,是以入读人数颇高,顶峰时期在校生达到八千人!这些学生都是在千军万马中厮杀出来的,那些出身太学的官员,自然是低看那些依靠门荫获取职位的人了,所以到了后期,唐朝甚至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世家子弟放弃门荫晋身的机会,转而寻求通过太学来博取自己的前程。到了这个时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也就真正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