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1)通过对2.1细菌的学习,我学到了一种新的细菌染色法,它的学名叫做革兰氏染色法。
2. 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1)深度学习前我了解到我革兰氏染色法是一种适用于死细菌的鉴别染色法。显而易见这应该是由发明这种染色方法的人的名字而命名的一种染色法。回顾高中生物所学的知识:鉴别活细胞的健那绿染液和鉴别死细胞的台盼蓝染液。我很容易联想到染色的基本原理应该是和细菌内的某种物质或者和细胞壁细胞膜的形态结构有关。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1)深入学习了解后,我发现革兰氏染色法的基本原理大致上与我之前的推论吻合。概括来说,染色机理与细菌的细胞壁薄厚以及其细胞壁结构的不同有关。
4. 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1)显而易见通过类比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还是很值得来学习应用的。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我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当前所学的知识点,而应该将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同时跳出学科局限,将所学知识与其他学科更好的结合起来,形成学科交叉思维
5.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1)通过对革兰氏染色法机理的学习,我不由得又联想到了高中生物的相似相溶原理,由于细胞膜上包含有脂质,医学上常常将某种药物放入到一个个由脂质制成的空心圈,将其投入到病人体内与患者体内的细胞的细胞膜相似相溶将药物送入患者细胞,从而将药物定点投送,增加了药物的药效,加快了对患者的治疗。那么同理,像课本中提到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由于这些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结构 ,我们是否也可以参照医学中的方法,将含有某些水处理化学物质放到含有特殊相似结构的细菌中,将它投放到污水中,当特制的细菌的细胞壁接触到水中某些污染物污后会自动将细菌内部携带的化学物质释放出来进行污水处理,我个人认为这样会更精更细的对污水进行处理。当然我也知道这种想法里面确实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