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背后:你是一个性价比高的人吗?

2022年的国庆假期,本应该快乐享受,但却异常焦虑。因为不知道假期结束以后,自己将面临什么?是继续工作还是也被裁?

今年疫情对“打工人”的影响,几乎是屠杀似的。裁员似乎已经是常态啦,每个人惶恐不安,被裁也好,不被裁也罢,等待的过程最是煎熬。

这已经是我司第三轮裁员了,比例50%,每次都觉得比例已经很高了,但每次都刷新上一次的比例。

有一位96年的小姑娘,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她诉说着:这几年来跟着公司走过的点点滴滴。不知是不舍,还是对的未来迷茫,说着说着哭了起来,我给了她一个拥抱,实在是不知说点什么?

有一位男孩正相反,满心欢喜。因为他刚刚过了试用期,可以拿到2个月的补偿。他年轻,他没有房贷,他没有结婚。所以接下来,他要痛快玩一场。这个潇洒,或许是真的。

“裁员经历过第一次,第二次遍没有啥感觉了”,另一位男士似乎已经躺平,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第二次被动调整。他真的非常优秀,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思路非常清晰的人,只可惜岗位决定,自己的尴尬。

另外一位是我新认识的朋友,工作中仅有2次交互,都让我非常敬佩。一次是很多人讨论一个方案,大家都在发散的畅想,她的发言把大家拉回了正轨。还有一次我做三个页面,她委婉的指出来很多修改建议。这也是为数不多,素未相见过,非常诚恳的建议。但是终究也要离开。

……

其实每个人都很优秀,可是组合在一起并没有带来很好的效果。有的人工资很高离开了,有的人工资很低也不留了;有的人能力很强离开了,有的人能力弱也留下来;…这是为什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这里不得不提,经典的“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组织里,每个角色都不能少,少了完不成团队任务;也不能太多,多了互相打架。

总结:疫情下的工作机会,个人能力只占小部分,性价比或许才是根本。那么,你是一个性价比高的人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