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沁园春雪》中,毛主席曾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他眼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些英雄人物似乎也略有缺憾,但他却对我国古代一位将领非常神往,不止一次读过他的传记,还在其传记下批注了“再读此传,为之神往”八个字。
此人是谁?为什么会这样引得一代伟人毛主席心心念念为之神往呢?
这名将领就是影视剧《琅琊榜》中江左梅郎梅长苏的原型——陈庆之。
陈庆之是我国南北朝时南朝义兴(今天的江苏宜兴)人,是我国古代传奇劲旅白袍军的统帅。
他不仅是毛主席欣赏的古代名将之一,就在他生前,天下也一直流传着“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说法。
下边,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陈庆之以少胜多的战绩有多厉害吧——
一、战十倍于已之敌:两千人PK两万人
公元525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失败,向南朝请降,同时献上徐州。梁武帝萧衍见有此好事便一口答应,遣义子豫章王豫章王萧综入主徐州,陈庆之任暄猛将军,率兵两千护送萧综,这是陈庆之有生以来第一次带兵上阵。
北魏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命大将邱大千在路上筑垒营垒,阻挡梁军。但陈庆之天生就是打仗的料,他先是集中兵力把魏军逼进要塞,敌军两万人被逼进了一个狭小的营垒根本无法摆开阵形。陈庆之看准了时机全力出击一举获胜。第一战就一战而成名。
二、战十倍于已之敌:七千人PK九万人
公元529年四月,陈庆之率军从郅县出发,攻克荥城,到达睢阳,魏军将领邱大千再次率领精兵七万,筑九营抵御梁军。四年过去了,邱大千依然采用分兵筑营的老套路,最终,被陈庆之一日攻下三城被迫投降。
之后,北魏济阴王元晖业率领两万大军驻守考城。由于考城四周环水,易守难攻。陈庆之让部下通过“浮水筑垒”的方式攻考城,全歼敌军。
三、战百倍于已之敌:三千人PK三十万人
大败邱大千、元晖业二将后,陈庆之率白袍军一路攻城拔寨,所到之处,魏军基本是望风而降,见此危情,魏帝元子攸坐不住了,逐命大将元天穆奉命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荥阳、虎牢两城,想抵挡住陈庆之逼近洛阳。
而陈庆之则亲率三千精锐突袭荥阳城,大败元天穆、再破虎牢关。
至此,洛阳的门户彻底被打开,魏帝元子攸只得弃城逃往长子(今山西长治),以求避开陈庆之的锋芒,陈庆之之后便随元昊入主了洛阳。
史书记载陈庆之“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从郅县到千里之外的洛阳,陈庆之率领白袍军历经47场战役,攻克32座城池,横扫整个中原,就连当时北魏的常胜将军尔朱荣也对他无可奈何。
无论当时还是后世,大家大多关注的是陈庆之神话般的战线,而很少了解其成长历程与背后的故事。
窥将在下一篇中就想与大家一起探究一下,陈庆之作为一名寒门出身的棋童逆袭成百战百胜白袍神将的原因。